2月2日,美國新任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打破常規,外訪選定了中美洲五國,首站就定在了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收回”運河而備受矚目的巴拿馬。 不受歡迎的不速之客 這個憋了一肚子壞水的美國政客,表面是去談合作,實際是帶著任務去的。據說,他要“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盧比奧在巴拿馬大放厥詞,不僅施壓巴拿馬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遏制中國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影響,甚至直接威脅該國總統穆利諾,如果不按特朗普的要求來,那麼美國就會對巴拿馬採取“必要行動”。 面對這麼一個不懷好意的主兒,巴拿馬總統穆利諾雖不敢得罪但也不慣著,提議與美國進行“技術”層面的討論,以解決特朗普的擔憂。但在運河問題上,他直接面對盧比奧說,不存在用軍事力量來控制運河,沒有迴旋餘地。 其實早在盧比奧訪問前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就曾公開表示,運河控制權問題不容談判。更早前,巴拿馬首都部分民眾連續三天舉行反美示威,只為抗議美國揚言奪取運河一事。包括大學生和教師在內的示威群眾焚燒特朗普及魯比奧的肖像、美國國旗,期間示威者和防暴員警起衝突,員警發射催淚彈驅散群眾。 就是在這麼不受歡迎的情況下,盧比奧大喇喇的來到了巴拿馬,況且特朗普與盧比奧的一系列動作,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引發全球熱議。 畢竟,巴拿馬運河可不普通,它是全球貿易的“咽喉要道”,掌控了它,就掌握了全球經濟的一部分命脈。 “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這條由人工開鑿的“黃金水道”,猶如一條閃耀著戰略光芒的紐帶,橫亙於中美洲地峽,連接起大西洋與太平洋這兩大浩瀚水域,在全球貿易格局和地緣政治版圖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關鍵地位,有極高的戰略價值。每年有超過1.4萬艘船隻通過這裏,承載著全球6%的貿易量。可以說,誰控制了巴拿馬運河,誰就能在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歷史上,巴拿馬運河一直是美國的“心頭肉”。 而特朗普之前就頻繁對巴拿馬運河涉華問題表態,聲稱巴拿馬運河受到中國深遠影響,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與利益,還指責巴拿馬在運河運營中對美國船隻收取過高過航費,對美國軍艦過航存在不公平對待。 現在,盧比奧的巴拿馬之行,似乎是在為特朗普的“瘋狂奪地計畫”鋪路。 問題是,美國真的能這麼幹嗎? 美國“奪回”運河?沒那麼簡單! 首先,巴拿馬運河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美國如果真的想“奪回”運河,那就得面對一系列法律和國際規則的約束。強行奪取?那等於是在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搞不好會引發全球範圍內的反彈。 其次,如果美國真的對巴拿馬下手,整個拉美地區可能會團結起來對抗美國。到時候,美國不僅得不到運河,還會把自己搞成“孤家寡人”。 再說了,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國家想單方面改變現狀,都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況且,特朗普之前還提過要買格陵蘭島,雖然被丹麥一口回絕,但這說明美國對全球戰略要地的興趣從未減弱。接下來,加拿大、加勒比地區,甚至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會不會也成了美國的“目標”? 如果美國真的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瘋狂奪地,那現有的國際秩序將面臨巨大挑戰。如果美國帶頭破壞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那其他國家會不會也效仿?到時候,世界可能會陷入一場新的“瓜分潮”,全球和平與穩定將受到嚴重威脅。所以說,美國如果真的動手,不僅會得罪巴拿馬,還可能引發眾怒,令大家群起而攻之。 頂不住壓力的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 從現狀來看,美國對待巴拿馬的態度昭然若揭。在沒有太多實際話題可炒作的情況下,美國強行將巴拿馬運河與“反華”議題捆綁在一起,逼迫巴拿馬在中美之間站隊。 其目的是企圖壯大美國主導的“反華集團”,在國際格局中孤立中國。不僅如此,美國妄圖控制巴拿馬運河這一重要國際水道,給中國海上航運線製造麻煩,從而損害中國的經濟利益。 在中美洲國家心中,美國既是難以對抗的強國,又是無情掠奪的夥伴。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的巴拿馬也終究是頂不住壓力,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在與盧比奧會談後宣佈,該國將提前結束“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協議,而且不會和中國續簽。同時,巴拿馬將尋求與美國合作進行新的投資,包括基礎設施專案。 巴拿馬是首個簽訂“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該協議每三年自動續簽一次,下次續簽是2026年。如果巴拿馬確定不續簽,他們就將成為首個退出“一帶一路”的拉美國家。
美式“門羅主義”的延續 美国在中美洲地区的行动,本质上是其“门罗主义”的延续。这也是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的一种布局。美国企图通过稳固“门罗主义”来确保在美洲地区的话语权,实现地区性的战略收缩。特朗普的这些举措都体现出其施政的惯性,与上一任期一脉相承。 美国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有“杀鸡儆猴”的意图,它试图通过敲打巴拿马,在整个中美洲地区展现其霸权的影响力。 中美洲在美国传统势力范围之内,“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体现了这一理念。特朗普抬出“不排除动用军事手段”威慑巴拿马,这也是美国霸权扩张无力而改为对内收割盟友的表现。美国想在中美洲巩固自己的影响力,确保巴拿马等国家为其利益服务。 而美国能否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实现战略目标,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霸权主义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不得人心,其他国家也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不会轻易被美国的威逼利诱所左右。 美国的外交政策转变,特别是对巴拿马这样的中美洲国家的态度,反映了其霸权主义的行径。美国试图在国际事务中以自身利益为核心,不顾国际关系准则,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这种政策的背后是对权力的追逐和对自身霸权的维护。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霸权行径必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挑战。其他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霸权压力,而是会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权衡,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外交决策。究竟未来会如何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