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打破了美国对 AI 的话语权垄断。文章摘要如下:
上个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 DeepSeek-R1 的发布在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
DeepSeek-R1 可以免费使用,而且是开源的。低成本与开放性的强强联合可能有助于普及 AI 技术,让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外)的开发者能够入局。当美国公司在为试图进入该领域的竞争对手设置尽可能多的障碍时,中国却在开放这项技术,这确实是一种讽刺。
这或许就是 DeepSeek-R1 最大的影响所在。它已经撕掉了此前笼罩在 AI 之上的神秘面纱。硅谷一直将 AI 技术塑造为一个珍贵且神奇的成就。这项技术本身被赋予了近乎神奇的力量," 通用人工智能 " 的愿景仿佛触手可及。
去年 4 月,美国有预测说到 2025 年底 AI 将 " 比任何人类都聪明 "。此类说法与其说是基于技术的可能性,不如说是出于政治和经济需求。虽然 AI 技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工具,在解决数学难题、识别疾病类型等特定领域能够超越人类,但其商业模式仍依赖于炒作。正是这种炒作推动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投资,也赢得了政治影响力。
这也是一种推进 AI 发展的方式,即相比于依靠重大科技突破,会更多地采用 " 上规模 " 的 " 大力出奇迹 " 策略:构建更大的模型,使用更大的数据集,部署更大的算力。DeepSeek-R1 的颠覆性在于对这种方式提出了疑问,展示出最优秀的生成式 AI 模型可以靠不那么大的算力和不那么多的资金投入来实现。
对 DeepSeek-R1 的炒作也反映了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然而,过度纠结于 DeepSeek-R1 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会扭曲我们从中总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