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拯救2亿股民!废除做空机制,中国资本市场即将一飞冲天 ...

2025-1-28 19:30| 發佈者: admin| 查看: 412| 評論: 0

摘要: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这一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论。长期以来,我们的认知存在摇摆。时而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属性,就如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一样,在 ...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这一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论。长期以来,我们的认知存在摇摆。

时而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属性,就如同坚持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理念一样,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事实上,股市绝非仅仅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它本身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产业领域,更是带动全体国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关键所在。

当国家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以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以上为例,国民收入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收入来源将从单纯依赖劳动性收入,逐渐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倾斜。

那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呢?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屋顶上的光伏发电设备都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对城里人来说,房产是重要的财产。

但更为关键的,是金融资产,而股市正是其中的核心部分。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低向高的发展起飞阶段,股市却一蹶不振,股民难以从中获得收益,导致财产性收入无法有效增加。

近年来,随着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增长,总额达150万亿,人均储蓄也有十几万,但在股市低迷的当下,这些储蓄难以转化为财富效应。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面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重困难,我们必须梳理出清晰的认知顺序,明确主次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提纲挈领地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金融,已然成为我国近年来改革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环节。货币金融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资本市场的表现则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因此在认识论层面,首要任务是树立对金融的正确认知。

对于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探索金融发展路径时,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他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常被视作行业标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金融领域要一味地模仿美国。

美国长期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借此刺激经济增长、调节市场流动性。但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以及宏观政策目标与美国有着本质区别,若贸然效仿,可能会引发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对经济稳定造成冲击。

同样,美国资本市场中做空机制与期货市场相对成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不顾自身实际情况而盲目紧跟。

美国股市历经200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已形成一套复杂且相对稳定的运行体系。与之相比,我国股市仅仅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根基尚浅,在市场机制、投资者结构、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短板。

当下,更是面临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诸多挑战。

回顾过去17年,A股长期在3000点以下徘徊,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出当前市场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低水平的徘徊不仅限制了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输血的能力,也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市场平衡,我们有必要在短期内采取一些看似不平衡的举措。

其中,废除做空机制不失为一种可行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做空机制有时会被恶意利用,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与非理性下跌。废除做空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市场的过度波动,重塑投资者信心,为股市的上行营造良好环境,助力股市先站上4000点。

待市场恢复活力、运行更加稳健后,再深入探讨股市对经济的全面主导作用,重新审视包括做空机制在内的各类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

从本质上讲,只要大家对股市充满信心,股市就会对经济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当股市攀升至4000点、5000点,财富效应将被激发,更多资金将被引导至直接投资领域,进而有力拉动实体经济。

如此一来,每一个高科技企业都将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得以汇聚力量成就大事。

这归根结底是一个认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猫论”,即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我们在资本市场的认知上具有重大启示。

我们不应盲目崇外,无论是美国的、英国的模式,有用的我们就借鉴学习,无用的则果断舍弃。

一切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这才是符合国情、尊重经济规律的做法。

美国在金融领域也在不断探索与调整,例如在2007年国际金融海啸后,就淘汰了诸如CDS(信用违约互换)、房地产按揭打包资产证券化等引发危机的金融品种。

因此,不加批判地全面照搬国外模式,尤其是对于金融这种虚拟经济领域,是极其危险的。

在资本市场的认知维度中,构建起一套正确且全面的认识体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身处关键位置的监管者而言,这一认知的塑造堪称重中之重。

监管者宛如资本市场这艘巨轮的掌舵人,肩负着引领中国股市稳健上扬的艰巨使命,同时还承载着守护2亿股民切身利益的厚重责任。

当前的资本市场,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各种机制相互交织,部分机制在特定阶段对股市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

因此监管者急需展现出非凡的魄力与大无畏的勇气,对那些不利于股市活跃的机制进行果断的暂停处理。

以做空机制为例,在市场信心不足、股市长期低迷的情形下,过度的做空行为容易引发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进一步打压股价,形成恶性循环。此时暂时搁置此类机制,能够有效遏制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为股市注入一剂 “强心针”。

通过这种方式,率先激活股市的活力,让市场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形成积极的市场氛围。待股市逐步企稳,活跃度大幅提升之后,再依据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审慎且科学的态度,对之前暂停的机制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恢复与调整。

这并非是永久性地摒弃这些机制,而是旨在通过这种阶段性的策略调整,为股市的长远、健康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本市场在稳定中前行,真正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作用,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同共进。

文本来源@刘纪鹏 的视频内容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最新評論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2-22 13:51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