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二十日,台湾领导人赖清德发表就职演说,但其的言论却惹怒了所有大陆民众,官方立即发声,称呼其为“台独工作者”,台湾股价也受到影响。 把目光放到岛内,台湾人民对其的态度也十分耐人寻味,不由得令人好奇台湾的未来。 ![]() 赖清德的演讲在就职演讲中,赖清德的言论惹怒了两岸所有人,只因他公然将台湾称为“国家”,把自己要搞“台独”的意图明晃晃摆在了台面上。 很快,大陆就对其做出了回应,称其为“台独工作者”,撕开了他的遮羞布。 ![]() 在一周左右前,赖清德就称要“维持两岸现状”,还说要和大陆在对等的的前提下展开交流对话。 然而到了就职演讲当天,赖清德也是装都不装了,直接表明了自己对两岸关系的态度。 ![]() 对待大陆他“口出狂言”,对待美国却是“应舔尽舔”,面对他的表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是释放了对台湾的好意,称要和台湾合作,可以见得赖清德在位期间,和美国的“交流”应该不会好。 ![]() 在赖清德直接表达立场前,大陆官方对他还处于一个观望的态度,没有将其钉死在台独的耻辱柱上,但如今大陆方面也无需再忍,直接表达了对其的态度。 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直截了当地表示赖清德的言论是在煽动两岸对立,是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的行径,也将他称为“台独工作者”。 ![]() 而且陈斌还指出现在岛内的主流思想也是希望大陆和台湾和平交流,不想再被煽动对立,搞出再多幺蛾子来。 大陆一直以来都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这也是岛内大多数民众的意愿。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两岸必然统一,统一的趋势无论是谁都无法撼动。 而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是毫不留情面地指出搞分裂、搞对立是死路一条。鼓吹、推进分裂的行为注定会失败。 外交部长王毅虽然远在哈萨克斯坦,但听说了赖清德的言论,也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提出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是绝对不能被撼动的。 同时,他还提出了即一个中国原则不可违、“台独”分裂行径不可行、中国统一的大势不可逆的三个“不可”。 他们三人的表态完全代表了大陆对赖清德言论的看法,与此同时,岛内的声音也并没有一片叫好。 ![]() 岛内的态度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发表完演讲后,台湾的股情立马就从一片向好转为暴跌,特别是台湾岛的许多头部企业受打击严重,一些甚至直接跌停。 而民众们的声音也是不容乐观,根据赖清德演讲后的名义调查显示,有高达百分之五十三的民众对他能否处理好台海问题持悲观态度,而有超四成以上民众对其处理经济和改革的能力也并不看好。 ![]() 和领导人的不断作妖不同,很多台湾的普通民众对大陆的态度比较友好和缓和,随着大陆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上承认一个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而国民党对他的演讲也看不下去了,在他演讲当天,国民党就召开了记者会对他的言论进行了批评,称他并没有遵守宪法和两岸条例。担任领导人要为全台湾的繁荣发展、两岸和平共处交出满意答卷,谁知赖清德却反其道而行之,给两岸人民带来了苦恼。 ![]() 在一个月前,马英九也对赖德清进行了劝告,希望他不要搞“台独”。并称大陆向台湾伸出了和平的手,赖清德也应以台湾人民的幸福为重,努力和大陆维持和平的关系。 他认为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也有相同的政治背景,和平双方之间维持和平才是最优解,没想到在一个月后赖清德亲自打了他的脸,发表了“台独”言论。 ![]() 在其发表完就职演说的第二天,马英九就对他进行了批判。称赖清德的言论不过是“两国论”的一种新形势,而且其并没有回应“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而是把两岸关系往更对立更危险的方向上引导。 ![]() 他更是给赖清德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希望他能做到反对台独、求同存异、互利共荣,但很显然赖清德并没有做到。目前赖清德的言论还违背了宪法,如果赖清德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言论,那只能修改宪法。 一直以来,全世界都对台海问题投去了大量目光,甚至英国还认为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很有可能爆发战争。 ![]() 而美国的评论员则认为台湾问题目前已经从很危险变得更危险,所以马英九认为台湾不能有煽动性言论和挑衅举动,而赖清德却如此“光明正大”地对台民众进行煽动,实在是居心叵测。 如今,两岸之间本就缺乏沟通渠道,赖清德的言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两岸的友好沟通。 ![]() 此外,更有人质疑赖清德之所以毫无压力地说出这些话,很可能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不仅知道他的行动,还会对其进行后续的支持。 而国民党前副秘书长更是直接痛批他在两岸关系部分的演讲“不及格”,他讲大陆直接称为“中国”,直接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政客猜测,赖清德的言论会导致大陆在军事上对台湾施压。之前台湾对于台海问题,还经常说出要对大陆进行“武力制裁”。随着大陆的不断发展,台湾目前已经无法再燃起如此嚣张的气焰。 一直以来,大陆都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海问题,然而随着“台独”势力和境外势力的不断作妖,统一的未来还任重道远。不过对于赖清德的政策,大陆必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给“台独”势力更多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