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近期报道,稀有金属镓由于在芯片、光纤、新能源电池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作“半导体工业新粮食”。为满足镓的战略储备需求,2023年的近期,我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把镓列为出口管制物项,且于当年的近期正式施行。近期,国家安全机关联合有关部门处理了一起境内外人员为谋取私利而相互勾结、妄图偷运镓出境的案件。 那么问题便产生了,指使境外人员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呢?答案显然是美西方国家。为何这样说呢?理由十分简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镓”供应国,在开始实施管制之后,对全球军工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西方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加之在俄乌冲突以及中东地区存在大量消耗,急需补充大量武器。所以在被中国的管制措施“卡脖子”之后,美西方国家极为焦急,于是开始了偷偷摸摸的行径。而这恰恰表明中国的管制措施击中了他们的要害之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指出,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对部分物项实施管制,中国政府依法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确保其用于合法用途,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更好履行国际义务。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中国政府依法实施出口管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在发布公告前,中方已经通过中美、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渠道进行了预先通报。 我国于去年8月开始对镓实施出口管制,此后海外市场需求进一步走俏。这主要是因为镓的储量和开采大部分集中于我国。在管制措施下,其他国家的需求受到限制。从储量方面来看,目前已探明的镓储量为23万吨,其中我国储量达19万吨,非洲储量为5.39万吨,欧洲储量为1.95万吨,南美储量为1.14万吨。除我国之外,美国的镓储量仅为0.45万吨。镓属于伴生矿,我国北方的镓主要伴生于煤矿之中,南方的镓则主要伴生于铝土矿和铁矿之中。例如,内蒙古的煤矿、攀枝花的铁矿以及广西的铝土矿中均有镓的分布。 美国以往未曾料到中国会用这种金属来对美国进行“卡脖子”操作。尽管美国早就在担忧供应链安全问题,但实际上一直未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2023年,中国宣布对镓金属及其化合物实施出口限制,此时美国才开始惊慌失措。这是因为该金属目前在军工领域应用广泛,美国的军舰、第五代战斗机以及众多地面武器系统所使用的雷达都用到了镓金属的化合物。就连日常使用的手机充电器,也采用了氮化镓这种含镓的化合物。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当前的军工体系对这种金属存在严重依赖。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西方长期以来对中国进行“卡脖子”操作,限制对中国的技术、设备出口,如今也算是遭到了反噬。不论美国之前如何强硬表态,宣称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对其影响甚微,但其行动却已将其真实想法暴露无遗。实际上,中国一贯支持正常的商业往来,可问题在于对方并不配合。此次国家安全部侦破的案件,既是对西方的一种警告,也是对国内心怀不轨之人的一种警示。 回顾中国稀土资源方面曾经的教训,往昔大量出口稀土,然而换来的却是以高价进口他国的高科技产品。当时认为稀土不过是大山中的矿石,将其出口以赚取外汇,却未曾想到稀土到了别国能够发挥出极大的高科技价值。经过深刻反思,近年来中国在镓、锗等稀有资源的管控方面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不再让核心资源无端流失。我们最终认识到,如果不掌握资源的主导权,迟早会为此承受代价。 因此,中国需要更加坚定信心,持续将出口管制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唯有如此,方可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免遭侵害。与此同时,也要强化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要知道,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只有携手合作,才能达成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