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表示,欧盟可能考虑用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取代俄罗斯的供应。冯德莱恩在同日结束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目前仍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我们为何不以价格更低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取而代之呢?这将降低我们的能源价格”。她表示,这一做法是欧盟在明年1月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有可能采取的贸易策略。 ![]()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提议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近期,德国大众宣布关闭其在本土的三家工厂,导致超过一万名员工失业,引发了整个欧洲的关注。这一事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涨导致欧洲电力、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上升,从而削弱了欧洲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及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欧洲企业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停止运营,要么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如果出现这种状况,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主要的投资市场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10月欧盟确定对华电车增加关税,但是欧盟本土车企也面临着更加困难的挑战,10月28日,德国大众汽车劳资委员会主席卡瓦洛表示,该公司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工厂、裁减数万名员工,并缩减其在德国其他工厂的规模以削减成本。据报道,该计划将影响到德国大众的所有德国本土工厂,未被关闭的工厂员工也将面临降薪。大众汽车人力资源部门董事会成员基利安表示,如果不采取全面措施恢复竞争力,公司将无法承担未来投资。 只不过,冯德莱恩如今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她主张让美国取代俄罗斯,明显是想要通过向美让利,来给特朗普立下“投名状”,以求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让美国与俄罗斯保持竞争关系,而不是让欧洲扛起大旗。此外,在特朗普上届任期之时,他就曾要求欧洲缴纳更多的“保护费”,现在冯德莱恩的让利,变相满足了这一条件。但是,光靠这些就能满足特朗普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对如今的欧盟来说,特朗普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全身而退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特朗普当选对欧盟来说并不是好事,此前特朗普的任期内,就把如何收割盟友这一套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从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言论来看,他上台后会继续推行原来的关税政策。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欧盟就是“迷你中国”,既不买美国汽车,也不买美国农产品,反而倒反天罡,向美国出口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导致美国对欧盟出现了明显的贸易逆差。此前有消息称,冯德莱恩的高级助手们已经讨论过,若特朗普重返白宫并发动全面贸易战,欧盟将如何反击。 ![]() 这说明什么呢?能源价格高昂,带动欧洲电力、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飙升,导致欧洲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甚至本土市场的竞争力暴跌。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就是欧洲企业面临要么躺平等待关门歇业,要么把生产线转移到海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美两个全球主要投资市场,自然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所以说,在欧洲受能源涨价影响而面临“产业空心化”危机之际,冯德莱恩给出的这个“馊主意”,等于就是在为避免得罪美国而不惜出卖欧洲利益。 ![]() 一位欧盟智库的高级研究员曾表示:“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因此即使华盛顿施加压力,布鲁塞尔也不可能轻易对中国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他强调,中国既是欧盟在经济、制度上的竞争对手,也是贸易上的合作伙伴。尽管国际地缘紧张局势加剧,但双方在经济上仍然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另外,由于欧盟各国对中国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所以欧盟内部在对华“去风险化”问题上也没有达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