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1月10日文章,原题:坦桑尼亚在上海进博会上寻求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扩大了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让非洲国家展示其丰富的产品。对于坦桑尼亚来说,这次进博会首先代表了一个机会: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已经十分密切的关系。
坦桑尼亚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合作伙伴。这个东非国家向亚洲巨人出口农产品,并从中国进口工业机械。 坦桑尼亚贸易发展局局长拉蒂法·哈密斯参加了于11月10日举行的进博会闭幕式。拉蒂法·哈密斯表示,中国提供的培训、优惠关税协议和投资机会都对加强坦桑尼亚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希望吸引中国投资者的原因。”拉蒂法·哈密斯说:“坦桑尼亚在非洲的地理位置优势是吸引中国商人来坦的原因之一。坦桑尼亚在非洲具有战略意义,且坦桑尼亚是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
中国是坦桑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北京已承诺投资超过10亿美元来修复坦赞铁路线。这是一条长1860公里的战略铁路线,位于赞比亚铜矿带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之间。拉蒂法·哈密斯认为,坦桑尼亚和中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必将继续稳定发展。(作者克利亚·布罗德赫斯特,王从译)
香港《南华早报》11月11日文章,原题:美国农民在进博会上签署大笔协议,缓解对潜在贸易战规模的担忧 美国农业公司报告称,他们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最大贸易展览会上签署了多项重大交易,并表示即使在明年1月白宫权力移交之后,美国对华大豆和高粱出口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据上海美国商会统计,本届进博会期间,共有31家美国公司与中国买家签署了价值7.11亿美元的交易,同比增长41%。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农产品是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两国政府积极探索加强经济联系的新途径。我们期待两国经济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继续发挥互补作用。”
这是美国农业部与上海美国商会第二次联合组织展馆,展示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艾奥瓦州等地的农产品和技术。
尽管人们担心特朗普入主白宫后贸易战将升级,但进博会业务的增长是北京和华盛顿经济关系的一个亮点。“中国需要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即使在被征收25%的关税后,大豆仍被视为优质低价,”为跨国食品公司提供营销和品牌服务的一家上海公司负责人表示:“美国农场也将中国视为其增加销量的关键市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产品贸易可能会保持稳定。”
进博会旨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相信北京对自由贸易和扩大市场准入的承诺。外国企业将其视为与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和个人买家建立关系的机会。(作者Daniel Ren,宋波译)
巴西247新闻网11月10日文章,原题:为何外国企业齐聚进博会“首秀”?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大批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创新产品集中亮相,迸发创意能量。
七年来,进博会越来越“新”。从平台本身来看,进博会是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全球展会。展会是新产品、新技术的“首发场所”,也是商业化的平台。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居民的大市场,为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从创新环境来看,中国人历来热爱创新、热爱创造。过去十年,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外国企业创新提供了沃土。近年来,不少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推动创新。
可以预见,在进博会上,外国企业赢得的不仅是订单、市场、理念,还有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无限机遇。(肖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