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被一条莫名其妙的新闻刷屏了: 特朗普回归!大批美国富豪集体出逃!将带来怎样的社会动荡? 类似的话题有很多,但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特朗普和哈里斯谁赢,美国都输了! 富人大量出逃,美股爆发危机! 富豪出逃,人才外流,内战不远了! …… 唬得人一愣一愣。 但看过这些情绪拉满的小作文,有多少人真的冷静想过,所谓的“新闻”保真吗? 赶紧科学上网查看原新闻(CNBC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4/11/01/wealthy-americans-plans-leaving-united-states.html),立刻感到有些无语。 首先,原文并没有用“逃”这么带情绪的词汇,信息来源也只是移民公司和个人的观点。 其次,这剧情怎么那么眼熟呢? 01 舆论就是武器 今时今日的种种舆论怪象,早在2016年就上演过一次: 特朗普如果当选,我一定移民加拿大。 如果特朗普成为总统,我就离开这颗星球。 当时,加拿大的移民网站一度也被挤瘫痪了,仿佛美国成了人间地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叫嚣着要移民的人,有多少真的走了? 走是不可能走的,但这个姿态必须要有。 事实上在这几年,尤其是民主党重新执政的这4年,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移民输入国。 无论之于富人还是在本国混不下去的穷人,北美大陆依然是全世界移民最大的目的地。 ![]() 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大选上失利了,一定要在舆论上找回场子而已。 看下面这张《华尔街日报》的图,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左边哈里斯被各种肤色的人簇拥,人气爆棚;右边特朗普独自一人高高在上,孤家寡人。 说实话,我看大选直播的时候根本没有这感觉。 但硬要抓拍两张图凑一起,味道完全变了。 ![]() 又比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根本没有秉承第三方应有的客观态度,多次在封面上强烈暗示,特朗普是破坏者,哈里斯才是皿煮制度的代言人。 …… 这些主流媒体,什么话都没有明说,但它们想表达什么意思是很明显的。 ![]() 包括最近流传的富人撤离新闻,都是类似的手段。 离谱的是,居然真有那么多人相信。 尤其在中文互联网,事情被越传越夸张。 大家可以去各种信息平台搜索“美国富豪出逃”关键字,一定会看到各种杂七杂八的口头新闻。 比如其中一条,看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阿尔顿资本调查显示,53%的美国百万富翁表示,可能在大选后离开美国;年轻人的倾向更明显,64% 18至29 岁的百万富翁对海外投资居留计划的“黄金签证”兴趣浓厚。 看上去挺唬人的,还有数据来源。 但首先,无论是亨氏顾问公司还是所谓的阿尔顿资本,都是专门为富人提供移民建议的公司,不是什么权威机构。 它说有多少人想移民,100%是夸大其词、以此拉拢客户而已。 随便去看世界上任何一家提供移民服务的公司,你会发现,不管什么时候,它们都是这么说的,总会强调现在有多么特殊、再不移民就晚了之类的观点。 怎么会有人把广告词当真呢? ![]() 随便找的某“新闻”截图,类似的十分之多 其次,先不说百万美元如今在美国算不算富翁,拥有百万美元资产的美国人到底有多少? 据瑞银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截至2022年底,超过2270万美国人拥有至少100万美元的净资产,人数远超其他任何国家。 53%百万富翁想移民,也就是超过一千万人想移民。 这可能吗? 即便可能,这个代价可是非常高昂的。 一个冷知识,脱离东大国籍只需要手续费和工本费,总计250块钱;而脱离西大国际是要征收退籍税/弃籍税的,满足下面条件之一,就要交钱: 1.移居国外或终止居住之日,净资产为 200 万美元或以上。 2.在移居国外或终止居住日期之前的5年中,平均年度净所得税超过根据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指定金额(2020年为17.1万美元,2022年19万美元) 3.未能在 8854 表格上证明在移居国外或终止居留权之日之前的5年内,遵守了所有美国联邦纳税义务。 关于退籍税,比较知名的是“玻璃大王”曹德旺,据说2005年放弃绿卡时,缴纳了2.8亿美元退籍税。 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退籍税则是Facebook联合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多·萨维林于2011年缴纳的3.65亿美元,税率为23.8%。 仅看第一条,同样是来自瑞银的数据,美国大约有1200万家庭的净资产超过200万美元,移民就要缴纳最高45%的惩罚性税款。 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有几个人真的愿意承受这种代价? 几千人、上万人,那其实是正常的流动;但上千万人,可能吗? 至少现在,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拥有完善的法律、先进的科技和产业体系以及丰富的文化和社会资源。 这些因素决定了,现阶段,美国依然是最大的一块吸铁石,不断吸引全球的财富和人才。 尽管它的磁力或许很快就不再像曾经那么强力。 02 杀人还要诛心 美联社老笑话: 一个美国人要办护照去他国定居,民政官员问他理由。 “先生。一共有两个原因让我不得不离开美国。” “哪两个?” “第一条是,我的邻居们很多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昨晚我听他们说,一旦特朗普落选了,他们马上会制造一些事端。” “咳,您多虑了,从目前的选情看,特朗普先生大概率会当选呢。” “对啊,这是第二条理由。” …… 这条笑话虽然已经过时,但反映的问题并不过时。 对大多数反对特朗普的美国人而言,移民、跑路之类的话虽然只是说说而已,但心中的厌恶是真实的。 这点从来没变过。 仅列举双方矛盾最深的几点: 1.就是前天我们聊过的,让美国再次伟大、重塑制造业,让工人再次拥有勤劳致富的权力、而不是单靠富人施舍…… 本质上,就是在挖美元全球化的墙角。 美国优先,一定意味着美元不再第一优先。 就等于是在断靠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金融家、银行家们的财路,也断了搞全球文化输出的娱乐公司的财路。 同时,制造业回流的打击对象也包括搞实体的跨国科技公司。 早在2020年5月,特朗普就曾威胁要对在美国境外生产的公司征收新税,“苹果公司在美国生产100%的产品才是正确的方式”。 一方面,毛衣战本就让企业受损,额外征税将使得财团利润更加缩水;另一方面,征新税意味着查旧账,没有谁的发家过程是光彩的。 断人财路、还要揭人家底,杀人、还要诛心。 ![]() 2.精简政府,大幅削减预算。 特朗普在多次演讲中都痛批美国政府机构臃肿,最近更是承诺会成立“政府效率部”,给马斯克负责。 马斯克扬言,要从拜登政府的6.5万亿预算中,削减至少2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百万漕工所系,都是有主的,美国GDP中有25%都与政府业务相关。 这不仅仅会引发市场震荡,曾经参加总统选举的印度裔小哥Vivek还发言说,可能会有超过百万名联邦雇员被解雇。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大概率延续早在2019年大力推行的政策——限制国会议员任期。 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虽然每个任期都有年限,但具体到每个人可以无限期连任;每次大选,至少有90%议员能保持连任。 因此出现了很多终身议员。 两相结合,就不单纯是钱的问题了,更是砸了大量政治家族的饭碗。 就像跨国企业无法容忍不能逃税一样,政客同样无法容忍不能福荫子孙。 这也是为什么,本次大选中,会有多达1043名共和党前高官会反戈特朗普阵营的重要原因。 ![]() 3.反战,削减军费。 曾经,肯尼迪拒绝扩大越南战争后不久,就遇刺身亡。 如今五角大楼大概也盼着特朗普快点嗝屁。 特朗普曾经派遣审计人员对军方的贪腐查账,然后审计人员没了,自己也被赶下台。 与同行们相比,特朗普确实是和平主义者,之前阿富汗战争20年花了20万亿刀美元,特朗普叫停了。 不仅不打了,还要削减天文数字般的军费。 对军方而言,损失何其巨大。 现在好不容易才挑起俄乌战争,军火才卖了2年多,结果特朗普又多次公开表态:若当选,将在一天之内结束俄乌战争。 他当然不可能一天就打败俄罗斯,但用一天时间,将用于战争的资金撤回,却是可以做到的。 但不打仗,怎么卖军火?怎么抄底被打成废墟的乌克兰资产?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就已经与军方近乎决裂,成为在国会山事件时被美军抛弃的“三军总司令”。 这一届,双方的矛盾很绝对会越发明显,甚至可能摆到台面上。 ![]() 4.反强调政治正确,对传统皿煮制度的破坏。 上面都是实打实出于利益层面的,这个则是舆论反复讨论的重点。 美国有3000w非法移民,他们不用按照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和工作时间来发放待遇。 他们为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廉价劳动力,也抢了许多底层普通人的工作。 而特朗普最重要的票仓是广大的“红脖子”,自然是坚决反对非法移民,主张本国人优先。 关键是,特朗普在说“本国人命贵”的同时,没有强调“黑命贵”。 好巧不巧,他还是林肯的fans,而很多黑人和白左都认为解放黑奴的林肯是种族主义者。 种种原因下,导致特朗普在世人眼中,不是传统的美国政客,而是一个民粹领袖。 甚至,他不仅仅代表美国的民粹,还是整个西方世界右翼政党的象征。 米莱被称为“阿根廷版特朗普”、维尔德斯是“荷兰特朗普”、勒庞“法国版特朗普”、巴比什“捷克版特朗普”…… 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可以预见,接下来几年会越来越多。 ![]() 林肯像被推到,来源:X 明显能感受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在互联网还是现实中,“我们民族”这一声音似乎变得越来越至高无上,“排他爱国主义”的旗帜侵占了每一个角落…… 随着各国一个又一个的右翼人物上台,尤其是特朗普再次赢得大选、奇迹般地二进宫……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世界的集体右转、逆全球化会因此加速,一切都回不去了。 03 尾声 民粹本身,就是自由精英主义的对立面。 他们自然不甘就这么被时代浪潮淹没,总要反抗一下。 反对特朗普,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向全世界右转、陷入民粹主义的一种对抗。 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有大量美国富人出套之类的“新闻”,就站不住脚。 逃离了彻底右转的美国,能去哪里? 去那几个风景宜人、没有意识撕裂的袖珍小国?去度假、养老就罢了,真正拥有产业的大亨,有几个会把国籍也迁过去? 去欧洲?除了少数几个,欧洲也在右转,去干什么? 该不会有人认为,他们会来亚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