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如今,进口水果越来越丰富。但是,当您品尝那些宣称来自异国他乡的水果时,是否意识到,买来的可能是假的进口水果?近日,总台记者走访部分水果市场,揭开了假冒进口水果的真相。
只需装进几元的包装盒内
国产葡萄成 " 日本进口 "
在北京某水果批发市场,葡萄是近期的抢手货。记者注意到,众多葡萄品牌当中,一款名为 " 进口阳光玫瑰 " 的葡萄很受欢迎。国产的 " 阳光玫瑰 " 价格普遍在 6 元至 10 元一斤,而进口的 " 阳光玫瑰 " 售价高达 66 元一斤,比国产葡萄贵了几倍。
商家称,这是日本进口品种,之所以这么贵,除了运输成本等因素外,这些进口的葡萄比国产的果实要大,汁水更丰富,香味浓厚。

另外,记者查阅海关总署 2024 年 9 月 2 日发布的《获得我国检验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发现,日本予以准入我国的水果品类目前只有苹果和梨。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日本进口葡萄,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进口产品。

为了印证这位业内人士的说法,记者前往广东广州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一位销售商向记者推荐了卖包装盒的店铺。在这里,进口水果礼盒包装只需要几块钱,仅 " 晴王 " 礼盒就有 3 种款式。

南非橘子 " 变身 " 澳柑
除了换包装冒充进口水果,一些商家还会用外国品牌的标签造假。
在北京某水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口橘子进行重新包装。工作人员撕掉了水果上原来贴着的 "SweetC" 标签,换上了 "2PH""CITRUS" 字样的紫色标签。原来,2PH 是澳大利亚一种柑橘品牌,业内人士称其为澳柑,而 "SweetC" 则是南非橘子。

有水果店不仅零售 " 假水果 "
还做起了批发商
这些假冒注册商标的标签从何而来?记者在对电商平台调查中发现,一些水果不干胶标签贴店铺在公开售卖进口水果标签。有些标签有明显的注册商标标识,但仍然可以下单。有的店铺为了规避风险,一些标识被更改了部分形似的字母,还有一些则干脆给注册商标进行了模糊处理。


根据警方查证,他们通过网店已经售卖的假冒水果不干胶贴总量近 500 万枚。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宝山区的一家水果店,就是通过常某和海某经营的电商平台购买了大量假冒的品牌的标贴,粘贴在了普通的香蕉上,冒充品牌水果,由此溢价 50% 至 300% 对外销售。

不仅自己零售,这家水果店还做起了批发商,有些街边水果摊知道这里有卖假冒品牌的香蕉,也从他这里进货。当经销店负责人被警方查获时,他的销售金额已有十多万元。
目前,11 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制售仿冒外国水果标签
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
记者了解到,调查中发现的制售仿冒的外国知名水果标签行为,已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最高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市场一些假冒进口水果的销售行为,相关法律专家认为已涉嫌欺诈,除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之外,消费者可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或投诉,按照规定,可以进行退一赔三的索赔,维护自身权益。
另外,监管部门也要对水果市场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对于进口水果,应该要求商家提供进口的相关资料。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进水果市场诚信自律,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