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焦虑的家庭,走向深渊的大学,一场「阳谋」开始...

2024-10-14 16:16| 發佈者: admin| 查看: 747| 評論: 10

摘要: 教育风向往往是社会经济需求的放大器。比如理科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且就业竞争力强,文科便沦为弃儿,就连哈佛这种顶级大学最近都取消了20个系的30多门课,其中文科成重灾区。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以及减少现如今暴涨 ...

教育风向往往是社会经济需求的放大器。

比如理科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且就业竞争力强,文科便沦为弃儿,就连哈佛这种顶级大学最近都取消了20个系的30多门课,其中文科成重灾区。

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以及减少现如今暴涨的教育成本,美国近期还有个大动作——实行三年制学位认证,想从根本上解决残酷的就业问题及学费负担。

可缩短就读年限,真的就能减少负担,增加毕业生竞争力吗?还是会将教育带入急功近利的深渊?

三年毕业,省钱读美本的时代开启

美国大学本科采取四年制,一般学生四年内修满120学分才能毕业。

近期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正式宣布开启大学三年制学士学位课程认证,这就意味着如果大学将传统的四年制课程缩短至三年制,学生至少修满90-100个学分就能顺利毕业。

这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下了大笔学费,看来省钱读书并更快进入就业市场,指日可待!

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基本在七八万美元一年,今年包括南加大、纽大、杜克、宾大、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学院等在内的学校已突破9万美元一年。


(图|南加州大学2024-2025本科费用)

公立校稍微少些,但国际生收费基本也要五六万美元左右,像公立校中的大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收费跟上了一些私立校的步伐。

最可怕的是美国大学的学费几乎每年都会有3%的涨幅,从1980年到202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36%,而大学的费用增长以惊人的速度达到1200%。

在巨额的学费以及可支付能力的考量下,国内不少中产家庭不惜赌上两三套房子,美国本地部分家庭对上大学已失去信心,一些家庭正在计划抛弃大学学位或者走向职校的怀抱。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学费涨幅的情况下,一旦美国大学缩短学制到三年,仅学费就至少节省四五十万元。

这对未来留美家庭而言,肩上的财务重担轻了不少,大学也不再担忧入学人数,而这也正是美国大学开启三年制本科学位的一大初衷。

三年制本科并非一个新提议,美国刚提出college in 3计划来挽救辍学率、减轻学贷压力时并未受到多大关注,但当美国大学的学费愈加离谱,学生经济压力急速攀升、毕业率持续走低时,该提议又重获新生。

美国本科不存在提前毕业一说,只要修够学分也可三年就毕业,但这种往往会熬夜苦读,以牺牲社交和课外活动、甚至错过绝佳的学术或职业机会为代价。

而美国大学探索推行三年制本科学位就是为了化解这一难题,不是将四年的120学分硬塞到三年,而是重新设计课程将学分压缩至90学分左右,这样学生就不会左右权衡,顾此失彼。

三年制本科计划主要倡导者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Robert Zemsky称,已有27所学校在着手实施为期三年的试点项目,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大学,比如乔治城大学。预计明年将有100所,未来五年试点院校有望增加到500所。

要想加入三年制学位课程的队伍并不简单,所有公私立校都需获得批准和认证。

比如首批参与试点的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及其附属的恩赛因学院就是去年得到了西北高校委员会的认证。

今年4月开始参与三年制学位的7个线上项目只需完成90到94个学分,而非标准的120学分,课程保留了通识课和必修课,取消了选修课学分。

印第安纳州今年颁布了一项立法,要求该州所有大学在2025年7月1日前提供至少一个三年制学士学位课程并研究能否扩大规模。

犹他州高等教育系统已责成各州大学根据新的应用研究学士学位开发三年制课程,但仍需获得认证委员会的批准。

一年水硕,两年水本,
为了节省成本,玩花了!

美国缩短本科年限非独家首创,教育产业发达的英国同样在玩这一套,而且玩得很花式!

英国一般是三年制本科,因为学生身陷生活成本危机,于是英国一些大学开始提供两年制本科(2-year fast-track degree)。

因为是试点阶段,两年制本科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并不多,已审批通过的包括会计、工商管理、商业研究、英语、金融、地理、法律、市场营销、旅游以及一些联合学位等。

英国大学「很水」的言论铺天盖地,两年制本科推行时也引发吐槽,一年水硕还不够,又出个二年水本,这简直是水逆上了!

英国解释称,从三年压缩至两年,只是授课时间短了,教学安排更加紧凑,每学年有三个学期,中间假期较短,暑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社团和课外活动相对减少,但教学内容、质量和正常的三年本科没太大区别,所谓的水并不存在,减时不减质!

传统三年制本科每年会有30周教学,总计要完成90周教学,而实行加速学位,将三年课程浓缩到两年,那每年就要完成45周的教学。

当然吐槽归吐槽,一想到能更快速毕业,也不免让一些有资金担忧的家庭心动,因为两年制加速学位能节省20%的学费,还能少烧一年的生活和住宿费。

除了缩短年限,英国还有一个玩法:改变教学方式,实行一周三天学习制。

英国考文垂大学、桑德兰大学、法学院(The University of Law)和德蒙福特大学等高校已经实施。

德蒙福特从2023年就全面推行这种紧凑型学习制度,学校会分阶段、连续教授一个课程,而不是学生一次要学习四门课,每课只学习一两个小时。

该校的内部消息称采取集中教学的学生快乐度比不采用该形式的学生高出10%,93%的调查学生都喜欢一次只学习一门课。

推行一周三天学制,一方面是高效利用学术资源,更重要的则是让资金紧张的本科生能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在剩下的四天时间里,学生会去带薪兼职或实习来缓解经济压力。

根据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处 (UCAS) 的统计数据,三分之二的新生希望找到一份兼职工作来维持生计。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也曾对一万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76%的学生因巨大的生活成本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有偿工作的学生占比高达55%,这远远高于前几年的水平,他们每周平均工作13.5小时,才能不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

比如调查中的一名在读大二学生称,她每周会工作四天,同时做三份有偿工作(比如保姆、助教和儿童家庭护理员等)来维持生计。

实际上,在英国大学实行三天学习制的时候,美国农村和西部学区也推行过一周只上4天课,只不过是在K12阶段,目的同样是给家庭和学校节省成本。

为谋生而挣扎的留学生

在学费危机以及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面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在学位价值和可支付能力之间进行权衡。

感应到成本压力和未来生源问题的英美高校推陈出新,愿意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探索、改变,是突破,是自救,也是相互成就,各取所需。

今年国内十多所双一流高校也在缩短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学制,从五年制改为四年制,这背后促进就业或许是主因。

最近《十三邀》节目中,许知远对话北大教授林小英,林小英在对谈中说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金句。

其中有句印象特别深刻的话,她说:“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面对曾经为普通家庭孩子发声的教育人士,林小英现如今的种种言论却让很多人进入撕裂状态,谁都想不为生活所迫,但天上的月亮与脚下的六便士,在生存阶段孰重孰轻呢?

其实将这个问题转换到英美大学本科学制改革、中国缩短部分专业修读年限,同样也难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尤其是这两年正在经历经济低谷期,生意难做,许多留学家庭经营或者投资失败,不断传出破产的消息。

对于出国留学的家庭而言,前期不菲的投资必然期望回本,希望孩子早日经济自由,过上美好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所爱。

但残酷的现实是英美留学生本科四年,甚至加上本硕五年回国找工作依然难逃月薪不过万的宿命,走上尖端、拿着高薪的永远是少数人,很多人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期待。

如果选择的还是一些天坑专业,可能连工作都难找,更别说找到满意的工作了。

领英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留学生回国就业的薪资预期发生显著变化。

中等薪资水平(8-12K月薪)预期比例从20%增长至31%,而高薪资预期(18-25K和超过25K月薪)则是在不断下降。

先谋生,再谈理想,是现阶段不少人的心声,也是英美大学和中国部分专业缩短学制备受喜爱的原因所在。

提前一年毕业,省一年费用,多一年时间探索,为就业积极努力,学业和职业都不耽误。

教育走向急功近利的深渊

当然缩短学制固然有省钱促进就业的优势,但无形之间似乎也将教育带向了急功近利的深渊。

英美两国学制改革现阶段参与的学校绝大部分是排名较为靠后的学校,顶级大学还是少数。

像是在英国推行一周三天制,剩余时间可以工作,这在牛津剑桥等校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要么不允许,要么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

排名靠后的大学勇敢尝试的背后很大可能是生源不足,为了维持运营,面向求快的学生做出差异化招生营销策略,而这类求快的学生大把存在,正对市场口味。

但我们不能盲目自信地说名校不会为了生源步入急于求成的时代。

前文提到美国三年制本科提倡者Robert Zemsky预计称未来五年内会有500所大学加入三年制试点项目,我们无法得知中国家长最爱的美本前30大学会有多少所参与实验。

缩短学制必然是会增加学业压力,即便美国大学college in 3项目是想要实现学业、社交和课外活动的平衡,但如果想要保证质量和提升竞争力,学生肯定需要投入100%的精力。

现在美国实行四年制,被焦虑、抑郁情绪笼罩的留子都不在少数,何况三年制?

很多家庭选择美本,很大一个原因是它的通识教育,注重对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以及跨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的塑造,广泛涉猎,对知识保持热情和好奇心。

如果实行三年制学位,通识教育大概率会有折损,此时的高等教育的价值又是什么?

这就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在解一个难以短时间破解的难题。

或许走出困境的方法就是放弃既要又要还要,专注于自己的主要矛盾与目标,保持一颗灵活的头脑。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渚清沙白 2024-10-14 17:16
不用管国外的事,说说我们自己
引用 搏击者 2024-10-14 17:11
不用管国外的事,说说我们自己
引用 欧阳佩珊 2024-10-14 17:04
花钱买“知识”?
引用 莲之爱 2024-10-14 16:58
花钱买“知识”?
引用 苏玛 2024-10-14 16:52
只是钱不好挣了,有钱也收紧钱袋子了。有条件拎LV谁还拎塑料袋。
引用 潘潘潘潘潘潘 2024-10-14 16:47
只是钱不好挣了,有钱也收紧钱袋子了。有条件拎LV谁还拎塑料袋。
引用 细草微风 2024-10-14 16:41
做苦役的人不在少数!
引用 sftang 2024-10-14 16:34
做苦役的人不在少数!
引用 中单我要了 2024-10-14 16:29
我国为何引进高价学校?对国家,对公民有何好处?(资金外流,读不起书,文凭无用。)
引用 smxapple 2024-10-14 16:22
我国为何引进高价学校?对国家,对公民有何好处?(资金外流,读不起书,文凭无用。)

查看全部評論(10)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2-6 15:38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