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对华301关税最终措施发布公告,宣布将提高部分中国商品的301关税。中方坚决反对。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不但不纠正,反而进一步提高对华加征关税,这是错上加错。美方301关税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不仅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也没有解决自身的贸易逆差和产业竞争力问题,还推高了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成本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自2017年以来,美方为了转嫁国内矛盾,以“美国优先”为出发点,无视世贸组织规则与成员的期待,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新一期《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明确指出美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再次对美方滥用“301条款”表达严重关注。美国政府无视本国民意诉求执意加征关税,不得人心。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承认,在征询公众意见期间,收到1100多条意见,其中有不少反对声音,多数意见反对加征关税或申请扩大关税豁免范围。技术贸易监管联盟在提交的意见中表示,这些额外关税将提高科技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推高美国的通胀水平,还会让美国企业在与外国供应商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联盟指出,它不认为加征关税能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双方应通过政策讨论来解决。 专家认为,美国试图用关税政策遏制中国产业发展是“短视的”,无法实现重振美国产业的长期目标,更不利于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这是一种扭曲市场的行为。实际上,美国此举对当下中国电动车出口所造成的影响不大,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美国的数量并不大。美国需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本土汽车工业的竞争力,而不是给对手设门槛。分析称,美国依赖关税这一工具,大肆推行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和伤害。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和打压力度也在不断增强,这也直接导致中美两国关系变得持续紧张起来。中方明确指出,美方施压、制裁、孤立、遏制、封锁的这些手段,都是达不到目的的。 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看似是在保护本国产业,但实际上也会给美国自身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增加,从而推高物价,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的一些企业和行业组织已经对加征关税表示了不满,认为这会扰乱供应链,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其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能会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导致美国的相关产业也受到冲击。 在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以及150多个国家的密切合作,经济崛起的势头没可能下降,甚至借助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重要机制加速和其他国家沟通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加速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和打击美元霸权的势头。 据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9月18日报道,近几个月以来,巴西玉米收成减少、出口下降,但对玉米进口有巨大需求的中国,却对美国玉米供应“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数据显示,在2023至2024销售年度,中国在美国玉米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3年前的31%大幅降至6%以下。报道称,中国从2020年底开始大量进口玉米,美国是其主要供应国,但自2023年年初以来,中国开始进口巴西玉米,美国的玉米出货量随之减少。 路透社认为,在外交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中美间农业贸易不会蓬勃发展,即将于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预计会进一步影响两国间贸易。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路透社的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民主党政府不断打“中国牌”,试图以此攫取政治利益。美国两党也在议会达成一致,在所谓的“中国周”中通过25项涉华法案,掀起了新一轮“遏华妖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