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为降低碳排放,台“环境部”确定征收碳费并讨论费率,引岛内担忧。
据台湾《中国时报》10日报道,台“环境部”9日召开第五次碳费费率审议会。岛内碳费费率分为一般费率和优惠费率,前者适用于未提出自主减量计划的企业,后者适用提出并达成减量计划的企业。报道称,审议委员初步建议,一般费率起征价格为每吨300至500元(新台币,下同),预计2030年将调升到1200至1800元,优惠费率则保留至下次会议再讨论。根据台“环境部“的规划,初步征收对象以年排放量2.5万吨以上的电力、燃气供应及制造业为主,预计在10月底完成费率审议,明年5月试申报,2026年正式开始收费。
台“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称,最终定案预计会是单一数值,由“环境部”决定并进行法制程序。台“环境部长”彭启明10日称,最快9月底、最晚12月初会把费率与折扣进行公告。台“环境部”委托“中经院”评估数据显示,在没有碳泄漏风险系数值的情境下,每吨300元将征收总额428亿元的碳费;每吨500元则可征收713.3亿元。台湾经济日报网10日称,尽管排碳大户要到2026年才需缴费,但华纸、农林和东联等碳权概念股纷纷上涨。
岛内工商团体普遍认为碳费太贵。台石化公会理事长曹明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取消的146项关税优惠中,六成是石化品项,加上大陆石化业产能大量提升,岛内石化业经营陷入困境,如今又要征碳费,处境恐雪上加霜。曹明说,300元碳费换算下来是10美元,是石化公会成员提出的1美元的10倍,产业界将难以负荷,建议民进党当局循序渐进,“一下子就课征高额碳费,将使产业失去国际竞争力”。不具名的工商界人士表示,碳费实质费率应低于日、韩等竞争对手,目前上述两个地区的实质费率不超过100元,建议岛内碳费不宜高于60元。“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还说,基本工资调涨、碳费开征,将造成企业成本至少增加10%,“台湾独步全球创设的碳费制度,脱离了国际碳定价主流”。他认为碳费课征标准应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纳入考虑,以避免造成绿色通胀(指因推动绿色经济、节能减碳政策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及通货膨胀)。台“工业总会”以某家钢铁公司为例估算,2022年课费排放量有1900万吨,碳费若是定在500元,一年就要缴纳95亿元的碳费;某水泥业的课费排放量450万吨,每年也要缴纳22.5亿元,“如此高额的碳费,恐让这些企业难以生存”。
国民党“立委”李彦秀10日表示,台湾正式进入“碳有价”时代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在“降低企业冲击”“引导业者改善碳排”以及“避免绿色通胀”三件事情上,当局恐怕仍是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她以“中钢”为例称,该企业2022年碳排量约1966万吨,若以每吨300元低标计算,一年碳费高达58亿元,但“中钢”去年税后净利润才16.82亿元,碳费恐怕吃掉其全部获利。李彦秀说,大企业或许还有本钱吸收碳费,或将碳费成本转嫁到产品上,但是台湾超过163万家中小企业早晚都必须面对碳费成本,当局的协助与辅导方案显然远远不足。“立委”许宇甄称,岛内劳工薪资偏低问题一直未能改善,长期面对高房价、高物价,此时再征收碳费,无疑是趁火打劫、雪上加霜,导致绿色通胀,使民众受害。
岛内经济学者吴大任指出,征收碳费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当局得担心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出现倒闭潮的风险。台湾《经济日报》10日称,台湾讨论碳费费率至少两年有余,如今端出起征费率300至500元,并将在2030年后一举提高到1200至1800元,也就是短短6年间,费率就要增加两倍以上,如何在追求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让产业能够顺利接轨,将是一大考验。(张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