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美国副总统哈里斯选择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为其竞选搭档回答提问时说,美国大选是美国内政,中方对此不作评论。毛宁表示,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27日提交修改后的起诉书,以便能在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获得来自美国最高法院的“护身符”后,继续就特朗普涉嫌干预2020年大选案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起诉书从修改前的45页减至36页。路透社报道,修改后的起诉书删除了一些美国最高法院所作裁决可影响到的内容,同时维持对特朗普的核心指控,即特朗普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失败但“决心继续掌权”,并试图推翻选举结果。 美国大选如火如荼进行,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继续攻击民主党“选举舞弊”,他宣称如果计票公平,他在深蓝州也能赢。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在当地时间8月27日播出的节目中,特朗普宣称,如果耶稣降临,来当计票员,就连加利福尼亚州这种民主党票仓他也能拿下。“我在拉美裔问题上做得很好,比以往的共和党人都好。如果我们有位诚实的计票员,我会赢得加州。” 随着大选临近,特朗普面临压力与日俱增。面对民调持续下滑现实,特朗普不得不调整策略,试图通过“打感情牌”来挽回选民支持。于是,将目光转向中国,开始一系列对华喊话。中方对此反应平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不对美国大选中的言论作出评论。中美之间关系应该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发展,而不应被一时的选举言辞所左右。未来在于与哈里斯的竞选过程中,特朗普能否找到有效的策略扭转局势,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特朗普显然未曾预料到,民主党在进行“换人”后,竟会变得如此团结。在短短一个月内,哈里斯便筹集到了高达5亿美元的竞选资金,彻底扭转了特朗普的优势。尽管特朗普拥有众多忠实支持者,但要赢得美国大选,他必须争取更多中间选民的支持。为此,他需要进行大量的竞选活动,并持续投放竞选广告。然而,现在特朗普的竞选资金远远逊色于哈里斯,这将进一步放大他的劣势。 面对风头正盛的哈里斯,特朗普似乎“屋漏偏逢连夜雨”,收到来自检察官起诉。特朗普面临一份修改后联邦起诉书,指控试图非法推翻他在2020年大选失败结果。8月2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司法部不应在选举前60天内采取任何影响选举行动,司法部违反自己政策,干预选举。8月23日,高盛集团经济师推断,今年美国大选最可能出现情景是哈里斯胜选但成为“跛脚鸭”总统,即共和党人掌握国会参众两院中至少一院,但“结果依然非常不确定”。 9月17日举行的电视辩论会无疑成为重要转折点。不仅是两位候选人直接交锋舞台,更是选民近距离观察和评判难得机会。哈里斯表示"已经准备好了",特朗普阵营尚未给出明确回应。这种反应差异本身很能说明问题。对于78岁特朗普来说,如何在辩论中展现活力和敏锐度将是一大挑战。相比之下,年轻哈里斯似乎更有优势。我们也不能低估特朗普辩论能力和政治经验。这次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对手,特朗普能否调整策略,应对哈里斯挑战,将直接影响选情走向。 回顾历史,电视辩论对选举结果的影响程度各异。1960 年,肯尼迪因在电视辩论中的出色表现逆转选战势头;2000 年,戈尔却在辩论后失去支持率,最终落败。这些例子清晰表明,辩论是候选人展示政策立场平台,更能直接左右选民对他们看法和投票意向。 尽管电视辩论观众众多、影响广泛,但鉴于美国政治极化现状,今年辩论或许只是“适度”影响选民偏好。由于两大阵营差距微小,极少数选民态度改变就可能决定选举结果。每一次辩论引发广泛关注,但其真正影响或许需经时间的检验。 在上一次美国大选结束,《纽约时报》刊登专栏作家弗里德曼一篇文章,文章直言美国大选最大输家美利坚合众国。作者指出,美国已成为一个裂痕错综复杂国家,以至于根本不能再做任何雄心勃勃的事,因为这些事必须要合理才能完成。美国四年一度大选,的确加剧美国分裂,这种分裂并未随时间推移改善,反倒有进一步扩大迹象。或许在今年的美国大选结束之后,美国的分裂会比2020年更甚,美国两党间互相拆台与双方支持者间互相仇视,恐怕会给美国政府的治理带来更大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