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地区局势剑拔弩张之际,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 3 日抵达中东地区进行访问。
报道称,库里拉此行的目的是协调地区国家,为伊朗可能对以色列发起的打击做准备。
据报道,此前伊朗在今年 4 月对以色列发起报复打击时,约旦对 " 途经约旦上空 " 的目标实施了拦截。以色列媒体报道称,库里拉将于 8 月 5 日抵达以色列,针对伊朗可能发起的袭击与以色列国防军一起完成相关的防御准备工作。对于相关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和美国中央司令部没有给出回应。
另据伊朗媒体 3 日报道,伊朗披露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 · 哈尼亚遇袭身亡的更多细节。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当天发表声明说,这次行动是由以色列设计和实施的,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根据调查," 恐怖分子 " 从哈尼亚的住所外发射了一枚弹头重约 7 公斤的短程导弹,引发强烈爆炸。
伊斯兰革命卫队强调,伊朗将为哈尼亚报仇," 以色列政权一定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受到严厉惩罚 "。
卡杜米否认了美国《纽约 · 时报》报道有关事先设置的炸弹爆炸导致哈尼亚遇袭身亡的说法。他说,哈尼亚所住大楼当时发生摇晃,他立即离开房间,看到浓烟滚滚,当他和团队到达哈尼亚位于四楼的房间时,看到房间的墙壁和屋顶都已倒塌,随后发现哈尼亚遇害。他强调,以色列在美国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设计并实施了这次袭击。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7 月 31 日证实,哈尼亚及一名保镖当天在其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住所内遇袭身亡。哈尼亚 7 月 30 日参加了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仪式。哈尼亚遭暗杀后,尚无任何组织和个人宣称制造这起袭击。以色列方面也未作回应。
(羊城晚报 • 羊城派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