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汽车行业探索新能源技术的未来走向时,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部分保守派如丰田、马自达和斯巴鲁,正致力于通过合作研发出下一代内燃机技术,旨在通过这些引擎实现零排放目标。他们的策略反映了对传统技术的深化,也为环境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保守派的做法包括了对下一代引擎及与之兼容的清洁燃料如氢燃料或生物燃料的投资。他们坚信,如果技术足够先进,内燃机可能也能被改造达到零排放的水平。这种观点虽然前卫,但也显示出对现有技术的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日产汽车则展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坚定地走向电动化。据媒体报道,弗朗索瓦贝利,日产汽车的高级副总裁表示,公司未来将致力于电动汽车,并且不会再投资新的燃油发动机发展。这是一次戏剧性的转变,标志着他们对纯电技术的全身心投入。
![](data/attachment/portal/202406/11/233030e8wa22sxxtn9aax8.jpg)
2023 年,日产汽车透露了在 2030 年前实现欧洲市场的纯电化的雄心,并重申了对于新车型的电动化承诺。这种转变意味着日产将重点放在 e-POWER 技术的发展,即通过内燃机发电供应电动机驾驶车辆,这是一种巧妙的途径,既符合市场需求,又不受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束缚。
然而,尽管在欧洲市场的决心显而易见,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整。当前,其在华销售的纯电动车型 "ARIYA 艾睿雅 " 并未能完全打开市场。除了价格因素,续航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也尚未满足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期望。
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日产在电动化道路上的坚定思路与决心仍然值得赞扬。随着内燃机不再成为研发的重点,日产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电动车产品的开发上。不过,要在中国这个庞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日产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市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