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ICC)首席检察官5月20日以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申请ICC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加兰特等人发出逮捕令。 如今,ICC还没有决定是否批准逮捕申请,作为“以色列捍卫者”的美国先有动作了。 当地时间6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由共和党众议员奇普·罗伊发起的法案,拟对ICC官员实施旅行和金融制裁。 共和党籍的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当天宣称,在以色列“为生存而战”的时候,ICC考虑对以总理和国防部长发出逮捕令的想法“对我们来说是不合情理的”,“ICC必须为这种行为受到惩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两党都坚定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 ICC检察官要求对以色列总理和防长等人发出逮捕令后,包括大多数欧洲国家在内的多国明确表示支持,这让内塔尼亚胡政府压力倍增。 然而,许多美国政客却第一时间力挺以色列。 不仅一些共和党议员直接威胁要制裁ICC,拜登政府也曾表示将与国会就对ICC可能实施的制裁展开合作。 可几天过后,白宫突然改了口,称制裁ICC“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答案”。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是“良心发现”了?当然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拜登政府担心,制裁ICC会“误伤”盟友,尤其是在当前美国一味纵容以色列已经引发包括盟友在内的国际众怒的形势下。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虽然美国不承认ICC,也不认为美国人受其管辖,但一些民主党人还是反对共和党提出的制裁法案,担心它可能制裁到一些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美国盟友。 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资深民主党众议员米克斯的话说,制裁法案的范围太宽,可能殃及“我们一些最强大盟友的领导人”以及一些可能向ICC提供软件和技术的美国公司,“这很危险”。 《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事实上,更大原因恐怕是美国在此问题上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由于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所划“红线”形同虚设,拜登政府正面临来自国内外越来越大的舆论和政治压力。 与此同时,在民主党内部,拜登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不满。 特别是以军空袭拉法难民营造成数十人丧生之后,民主党内部分歧加剧,一些人指责拜登对巴以冲突的应对措施已经严重伤及民主党的选情。 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孔斯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称,现在美国已经到达(动用军援杠杆的)临界点,一旦以军对拉法发动地面进攻,他就会投票支持对援助以色列设置条件。 不过,《国会山报》的报道同时指出,尽管这次美国可能出于各种考虑放弃制裁ICC,且不少民主党人对于以色列的做法非常不爽,但几乎所有人都对ICC“感到愤怒”。 这说明,在对以政策上,两党之间或民主党内部并无本质不同。一个证据就是,这次众议院对制裁ICC法案的表决中,除了所有共和党人外,还有42名亲以色列的民主党人也投了赞成票。 对于美国两党中的以色列支持者来说,制裁ICC的法案即使只在众议院通过,也将向世界发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华盛顿坚定地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 《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美国政客的话,怎么说都“有理”? 还有更绝的。 虽然华盛顿内部在巴以问题上存在政治分歧,但美国国会中的四位两党最高领导人——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和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日前却联名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到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讽刺的是,就在今年3月,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和国内政治需要,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曾以罕见的严厉措辞点名批评内塔尼亚胡是“中东和平的主要障碍”,甚至呼吁以色列提前举行选举,更换政府领导层。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题图为舒默) 可仅仅过了几天,也就是在众议院议长约翰逊最初表示他计划邀请内塔尼亚胡到美国会演讲后,舒默又在一份声明中称,“以色列没有比美国更强大的盟友”,他“将永远欢迎以色列总理在一个两党合作的美国国会发表讲话”。 最近舒默更是对记者重申,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坚不可摧,超越任何一位总理或总统”。 言下之意就是,美总统拜登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虽有不愉快,但和美以关系比起来微不足道。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日前发文称,美国总是在世界各地宣称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遭到群嘲。 文章称,在以色列问题上,美国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国内政治来解释,捍卫盟友的本能巩固了它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但无论如何,美国拒绝认为内塔尼亚胡可能在加沙犯下战争罪行的态度已让自己颜面扫地。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纽约时报》近日的评论文章也指出,美国最爱挂在嘴上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际上给国际法设置了例外条件:如果自身特权未与国际法发生冲突,美国便将两者等同起来;如果自身特权偏离了国际法,美国便可以毫不犹豫地违反它。 文章说,国际法明明白白地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所作所为,美国显然可以阻止以色列,但却没有这样做。鉴于此,人们对美国的做法产生疑问也就毫不奇怪了。 “想象一下,在加沙战争之后,当华盛顿下一次寻求全球支持以打击一个对手时,等待它的会是什么?”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