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
# 台湾首现 2 例日本脑炎病例 1 人死亡 #
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data/attachment/portal/202405/18/233022vsjdkffxlijskku9.jpg)
2 例 " 日本脑炎 " 病例均在台湾高雄市
其中 1 名男子在发病 9 天后死亡
患病中一度出现
颈部僵硬、脸部神经麻痹等症状
" 日本脑炎 " 是新型病毒吗?
会不会出现人传人现象?
一起来了解↓
可致命的 " 日本脑炎 " 到底是什么病?
" 日本脑炎 " 其实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最早在日本发现并被日本学者分离,又被称为 " 日本脑炎 "。
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
乙脑并不罕见,属于乙类传染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21-2022 年我国乙脑发病数为 353 例,死亡人数为 9 人。
![](data/attachment/portal/202405/18/233023l9tu22udn99igp48.jpg)
乙脑会人传人吗?
传染源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畜(如猪、牛、马、羊等)、家禽(如鸡、鸭、鹅等)等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因此,猪圈及附近可能是乙脑" 高危区域 "。
传播媒介
能传播乙脑的蚊虫很多,已被证实主要有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猪→蚊→人:蚊虫先叮咬体内乙脑病毒滴度达到一定程度的猪,后再叮咬人,人就可能被感染。
人与人接触会传染吗?
由于乙脑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低、存留时间短,且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不含有病毒,因此乙脑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不需要对乙脑病人实施特别隔离。
症状隐匿像感冒 尚无特效药
乙脑发病隐匿、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易被误认为是感冒。
若未得到及时规范治疗,随后 2-3 天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等严重症状,部分病例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比如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目前尚无针对乙脑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应对乙脑的流行,关键在预防。
预防乙脑这 2 件事很重要
接种乙脑疫苗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乙脑减毒活疫苗 ( 2 剂次 ) 接种:8 月龄和 2 周岁龄各接种 1 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 ( 4 剂次 ) 接种:8 月龄接种 2 剂次,第 1、2 剂次间隔 7~10 天,2 周岁和 6 周岁各接种 1 剂次。
宝爸宝妈们需注意:
查看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是否已接种乙脑疫苗。
若已到接种月龄却没有接种,尽快预约接种。
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尽可能多遮盖身体,防止蚊子叮咬。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 7~9 点和下午 4~6 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清:排清可能滋生蚊虫的积水,进入多雨汛期一定要注意定期 " 翻盆倒罐 " 清积水。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灭蚊。
当前已进入乙脑流行季
请做好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
出现症状及早就诊
你会关注
![](data/attachment/portal/202405/18/233027nddoq5zsdijx95xu.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2405/18/233028vu0atztnbqnbtbwd.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2405/18/233031qmf1t409mtqqccdb.jpg)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监制:柯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