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马斯“卡桑旅”发布了一张图片,显示的是一个反坦克射手在瞄准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其导弹的红外测角仪有很特殊的形状,这种导弹其实是朝鲜仿制苏联9M111的火鸟-2型反坦克导弹。 朝鲜在1988年从苏联获得了9M111系统,这一交易本应与俄罗斯继续进行到2010年,并需要交付约4500个系统,但是该交易随着苏联解体而停止,随后朝鲜开始仿制9M111,最终成果就是火鸟-2导弹。这款导弹的性能和9M111基本相似。9M111是由图拉设计局1962年开发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1970年服役,由于和9M113一起开发,因此两者可以通用发射装置。 9M111导弹整个发射系统重22.5千克,发射筒带弹质量13.4千克,弹重12.5千克,弹长0.875米,弹径120毫米,翼展369毫米,发射筒带气体发生助推器为1.03米,战斗部采用1.7千克破甲战斗部,基本型破甲深度400毫米,9M111-2弹长910毫米,采用2.5千克破甲战斗部,破甲深度460毫米,9M111M串联战斗部破甲深度460-500毫米。发射时初速80米/秒,导弹最大速度240米/秒,导弹平均飞行速度186米/秒,最小射程75 米,最大射程基本型2千米,9M111-2昼间2.5千米,夜间1.5千米。一个苏联反坦克排有两个(或三个) 反坦克小队,每队有2个9M111小组。小组由三个人组成,射手携带着9P135 发射器和三脚架作为背包,其他两个人各自携带两个发射管。 9M111采用二代导弹如陶式、红箭-8等使用的红外测角仪测角,半自动制导和有线指令传输技术。其采用的9P135M三脚架的5x/10x的放大倍率的9Sh119瞄具用于观察,导弹通过卧姿人员扣动扳机发射,射手通过两个转轮控制飞弹的俯仰(+/-20度)、水平(360度),可以追踪60千米/时的移动目标。导弹地面控制系统由控制箱和红外测角仪组成。射手通过红外测角仪瞄准镜的分划板十字线瞄准目标,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尾部灯泡不断辐射红外光,红外测角仪能根据导弹的红外辐射信号,实时测量出导弹偏离瞄准线的角偏差送给控制箱,控制箱进行计算后编制制导指令,通过导弹拖拽的光纤或者铜线进行传输引导导弹飞回到瞄准线上,一般都会呈现螺旋状运动轨迹。这种制导技术目前已经落后,其飞行速度还是太慢,威力还是较小,容易受到光电干扰装置干扰,导线可能暴露射手方位等,因此被后来的激光驾束制导的短号取代。 朝鲜在拿到9M111之后进行仿制,其他都是原样重现,只是制导站有所改进。其制导站上方本来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的观瞄装置,上部为观察窗,下部有潜望式观察孔,结果上部大型观察窗换成了两个单独的较小光学窗口,为什么这样改进还不得而知,但这样就成为火鸟-2最独特的特征。后来朝鲜还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火鸟-3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但具体细节不得而知。 朝鲜一直在对外输出军火,一方面赚取外汇,一方面扩大影响力,但由于朝鲜本身的尴尬处境,使得其贸易对象一般都不敢声张,闷声大发财。但相比于其他来源清晰的装备,朝鲜货的技术水平不高不是什么大问题,量大管饱才是真,而且走的是非官方的走私渠道,因此深得一些抵抗组织和国家的青睐,比如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一些非洲游击队等都是其用户。 叙利亚军队的装备 虽然哈马斯掌握了无制导火箭、火箭弹甚至无人机(尽管有些部件是从国外走私进来的)的生产能力,但反坦克导弹这种精密活就实在是搞不定了,因此其完全依靠其庞大的走私网络和来自伊朗的军事援助来购买反坦克导弹。卡桑旅很可能让朝鲜通过货轮运送导弹到苏丹港之后,通过埃及的陆路通过地道运到加沙地带,也可能是从地中海通过小艇渗透进加沙。因此这种储备在以色列加强封锁后很难补充,用一枚少一枚。但哈马斯到现在还能够组织起对以色列装甲部队的有效打击,也说明了其库存相当庞大,果然是精心准备了啊! 來源網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0016488138998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