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受到低于预期的官方PMI数据影响,港股再度回调。恒生指数全日低开低走,最终下跌293点或1.7%,收报17,112点。恒生科指下跌2.5%,收报3,759点。大市成交金额有846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3.95亿港元。不过北向陆股通再净流出47.6亿元人民币。 近期持续偏弱的离岸人民币已反映外资对中国资产仍持观望态度为主。除非恒生指数以大额成交突破10月12日的高点,否则港股仍处于下行通道。 总体上,美国经济仍具韧性支撑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流动性方面不利于资金回流港股。 基本面方面,中国内地政策逐步显效促进市场需求改善,9月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两个月双位数增长,经济开始进入被动去库存周期。不过,10月官方制造业及服务业PMI较前值回落且双双逊市场一致预期,印证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并不稳固。在地产销售疲弱、地方债务约束、居民收入预期较低的背景下,本轮复苏更倾向“L”型。 不过,中央财政发力且预期政策空间将持续打开,恒指盈利预测在6月底已见底回升并持续至今,港股有望形成更多向上势能。 我们留意到能源、电讯等强势板块出现补跌,如中国移动(92.860, 0.52, 0.56%)(941 HK)及中海油(883 HK)等高息强势股被抛售,或预示港股本轮调整接近尾声。 中长期而言,可多关注盈利在上修的消费、医药、科技、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行业。除此以外,近期股价调整充分的高息能源及电讯股有趁低吸纳的机会。 10月官方制造业PMI报49.5%,前值50.2%,逊预期的50.4%,重回荣枯线以下,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落。 10月供需景气皆回落,库存去化速度在放缓,制造业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切换。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皆下降,中、小型企业PMI已连续七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显示民企的经济环境仍然严峻。 经历年初以来需求集中释放后,中国非制造业景气度逐渐回归正常化。10月非制造业PMI按月跌1.1个百分点至50.6%,是2022年12月以来最低。服务业PMI按月跌0.8个百分点至50.1%,新订单指数按连续六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服务业需求在逐渐下降。建筑业PMI按月跌2.7个百分点至53.5%,仍维持扩张,主要受到房企保交楼、基建施工加快的提振。就业市场压力仍大,企业缺乏招聘动机,制造业及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再回落0.1及0.3个百分点至48.0%及46.5%。 今年4月以来制造业PMI连续多日在50%的荣枯线附近波动,非制造业PMI更接连回落。 尽管10月受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但是不能掩盖需求回升力度不足、经济复苏势头并不稳固的现实。中央年内追加财政赤字发力一万亿国债,或有力提振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后续四季度仍有财政政策空间,关注特别国债发行期间央行或有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投放等操作。 日本央行将短期政策利率维持在-0.1%,长期利率目标是10年期债息保持0%,并会以大规模购债和灵活市场操作方式,控制收益率曲线。日本央行决定放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框架,允许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以1%为参考,较原有0.5%的参考上限再提高。此举打消了市场对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消除了短期的不确定性,使日元继续成为全球仅存的低息货币,对全球风险资产带来利好信号。 不过,日本央行上调了今明两年实际GDP增长及通胀预测,说明对日本的名义GDP增速充满信心。中期来看,随着日本通胀恢复稳定,日本央行退出YCC政策的机会将愈来愈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來源網址: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11-01/doc-imztahma605511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