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 " 那個 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大枣、枸杞、山核桃……
即将返回日本的陈茗箱子里,塞满了特殊的 " 中国特产 ",但别误会,这不是路上吃的果干零嘴,而是她预备带给日本同学的伴手礼。
" 都是药材,日本没有枣泥馅儿,他们拿大枣当药吃。"
回国前,询问朋友想要什么礼物时,陈茗以为会听到茶叶和点心,结果几位姑娘一致点单了 " 中药材 "。
怎么,难道日本年轻人也开始信中医了吗?
何止是信,而且已经走向邪路了。
不过在当地," 中药 " 不叫 " 中药 ",而叫 " 汉方 "。
前几年,在经济停滞的日本,什么都不涨价,唯独汉方药越来越贵。2017 年到 2022 年,短短 5 年,非处方汉方药平均单价上涨了接近 15%。
但变贵一点儿没影响销量,这五年,非处方汉方药的实体店销量增加了 16.6%,网络销售更不得了,直接翻了一番。
那劲头,好比当年中国游客痴迷青汁和酵素。
神道教号称 1500 万神,人们总会为了祈福之事费尽心思地寻找主管神明,但在治病救人这件事上,汉方药却统一了分裂的信仰。
当年的酵素如何包治百病,今天的汉方就如何百病全包。
甭管是失眠便秘,还是腰酸长痘,来一剂汉方就对了。
尤其是那些西医无法命名的疑难杂症,比方说 " 气象病 ":一到换季,就觉得身体困乏,头疼肩痛,吃袋 " 五苓汤 ",药到病除。
就连恋爱不顺,也可以求助汉方——吃一剂恋爱汉方,保证体质改善,桃花如潮。
虽然人人都忍不住天上掉馅饼的诱惑,但我们也深知,世上更多的是付出才会有收获。
所以苦口的不一定是良药,但良药一定苦口。忍得了难喝的暴击,才好许下一些不太实际的愿望。
正如当年的青汁,全靠 1990 年棒球运动员八名信夫的一张广告海报才成了 " 保健神品 "。在那张海报里,这位硬汉顶着一张痛苦面具说道:
" 好难喝,再来一杯!"
青汁当然没有什么神奇的保健效果,顶多是补充一些膳食纤维,但它实在太难喝了,谁也不愿相信它只是平平无奇的难喝。
于是献祭痛苦后,青汁开始被赋予越来越多神性:美容养颜、轻身健体、排除肠毒、瘦身神药……
只不过,正如中国年轻人的朋克养生,日本小年轻拜 " 汉方神 " 拜得也不甚虔诚。
在献祭痛苦的时候,他们千方百计地试图作弊。
不仅不喝汤药,只喝成药颗粒,而且连颗粒的苦味儿都不想沾上舌根。
论螺狮壳里做道场,谁也比不上日本的 " 匠人精神 "。
简单喝个中药,都能讲出几种喝法。
如何能让口腔感受不到汉方可怕的味道?日本最大汉方企业津村制药甚至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
方法一,含一口水在嘴里别咽,把成药颗粒倒进水中,等待十秒,颗粒微微融化,然后赶紧囫囵吞下去。
方法二,拿一张糯米纸,卷成小杯,把成药颗粒倒进去叠好,放入水杯湿润软化,然后就着水一饮而尽。
如果以上方法觉得操作麻烦,还可以购买送药果冻,把颗粒拌进果冻里,趁舌头还没反应过来,借着甜味送下。
至于你问功夫能做到这份上,为什么不直接做成胶囊或者药丸?
那当然是因为不苦就没了汉方药的精髓。
吃的还是汉方药,但弄得越来越好吃,服食中药的清规戒律,破得一个不留。
什么东西在年轻人中流行,看联名最是一目了然。
就像咸蛋黄和芋泥,这两年,日本是什么吃的都想和汉方沾上点边。
过情人节,有汉方巧克力,添加大枣、生姜、山楂,主治 " 精神压力过大 " " 肩颈酸痛疲劳 "。小小五块,就能卖上 33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170 元)。
买一杯 " 高丽参奶茶 "" 阿胶奶茶 ",队列能排出三条街。
正所谓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
这波汉方热,热得还是个养生与乐子并存。
但为什么同样接受现代教育的日本年轻人,却毫无抵抗地选择了信任?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误会——日本人信的,压根就不是 " 中医 "。
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下意识地以为,作为中医的发祥地,中国必然是世界上中药最大的生产基地。
然而,一个很少被提及的数据是:在中国之外,全球 80% 的中药药剂来自日本。
尽管日本很少生产中药原料,83% 原料要从中国进口,但它几乎垄断了美瑞德意等国的中药药剂市场。
汉方药名为 " 汉方 ",却不是 " 中医 "。
实际上,在日本科学史家看来," 汉方 " 与 " 中医 " 就像中华料理店和中国饭馆一样迥然不同。
中医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医学,而汉方则是日本学习中医后,后期独自发展出的传统医学。
它们一个更像哲学,一个更像科学。
中医与汉方最大的区别是,中医讲究 " 辨证论治 ",汉方讲究 " 方证相对 "。
什么是辨证论治,什么又是方证相对?
举例来说,就是一个对着病找药,一个对着药找病。
一位病人,到老中医面前,首先要望闻问切,辩证一番,然后才会对症下药,每个人病症不同,用药种类与剂量也是千变万化。
而到了汉方医生面前,汉方医生看了病症,则要从一摞已经写好药物与剂量的药方里翻翻拣拣,挑出对应病症的那一张交给病人,方子万古不变。
因为汉方药不讲究现场抓药,所有药都是事先配好的方子。
古时候,就连种药材也是在一个药圃里种齐一个药方。
比方芍药甘草汤,那么药圃里就同时种上芍药和甘草。
没错,就是这样的东西。
因为固定了不变的方子,所以日本的 " 汉方 " 可以按照西方的循证医学来加以验证。
只要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就能确定药物是否有效,效果究竟由哪些成分产生。
这是江户时期日本 " 古方派 " 医家的创举,因为接触了名为 " 兰学 " 的西方医学思想,当时的日本医家既不想舍弃古老的医学经验,又折服于循证医学的逻辑,于是想出了这样一种折衷的办法。
换句话说,打从江户中期,日本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医的现代化规训,融合近代医学思想,抛弃玄而又玄的理论,让它变得更好理解、更好复现。
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本是同源的汉方和中医在拐点上渐行渐远,最终一个在国际市场上风生水起,一个举步维艰。
一度,它甚至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这里面,又是一段故事,故事的起点正是 140 年前的明治维新。
彼时为了全面 " 西化 ",日本在方方面面推行西制,医学界当然也概莫能外。
几道政令下来,汉方医生很快失去行医资格,明治初年,2 万 8 千名在册医生中,2 万 3 千个是汉方医生,到了明治 37 年,就只剩下一半。
脚气相扑,听起来 " 颇有味道 " 的事件,但此脚气,非彼脚气,不是我们熟悉的脚部真菌。
所谓脚气,指的是脚气病,堪称当年日本头号恐怖绝症。
早期看起来不过是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后期则会危及生命,病人全身水肿、心力衰竭,因为脚部肿胀格外惊人,所以被称作 " 脚气病 "。
而且这病不坑穷人,专坑日子过得好的。德川家的几任将军都死于此,越是富贵人家,越容易染病。
近代开化以后,全日本生活水平提高,脚气病就像瘟疫一样飞速传播。
谁也不知道致病原因是什么,只知道它比枪炮还要可怕——
日俄战争时期,战场上一共死了 4 万 7 千人,其中死于枪林弹雨的只有 1 万 9 千,剩下的都是因脚气病而丧命。
就连明治天皇也未能幸免,在 1900 年代初期,他也患上了脚气病。
当时,汉方医生和西医共同出诊,为他治病,史称 " 脚气相扑 "。
这场角力,到底是汉方医生更胜一筹,还是西医治好了皇上?
当时的记载被有意模糊,但从科学史的发展进度来看,应该是汉方医生起了作用。
因为当时,西医坚定认为脚气病是某种细菌感染,都在拼命寻找致病病菌。而汉方医生凭借几百年瞎猫碰死耗子碰出来的经验,发现让病人停止食用米饭,改服红小豆汤能缓解病情。
不成想歪打正着,恰好红小豆中富含维生素 B1,这正是解决脚气病的关键。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脚气病就是维生素 B1 缺乏症,只要在饮食中正常摄入红肉和五谷杂粮,就不会得上这种病。
但当时,日本贵族的饮食中恰好没有红肉和五谷杂粮,越是富贵人家,越食用 " 银舍利 " 般的精米,只吃禽类和鱼肉。
日本陆军伙食也是同样,提供大白米饭和梅子干,名曰国旗饭,吃得热爱米饭的兵丁热泪盈眶,偏偏没有补充维生素 B1 的食材。
然而,脚气相扑虽是汉方医取得了胜利,但为了推行西化的政治制度,明治天皇还是选择了力保西医,扑灭汉方。
此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汉方进入末法时代,到昭和 14 年,日本汉方医生已经百不存一。
直到 1960 年代,汉方医学才再次复苏。
原因是," 西 " 够了的日本,准备回头看看。
经济高速增长期,一方面因为狂飙突进带来高度民族自信,一方面因为驻日美军冲突中对西方文明祛魅,日本人开始寻根问祖,汉方这种用了十几个世纪的传统疗法,顺势重获青睐。
这一次,还是政府挑头,日本政府修改健康保险法,重新梳理汉方方剂,把 59 种汉方列入临床应用药品。
这代表着,汉方药从此进入医保,可以在正规药店买到了。
到现在,日本医保里的汉方药已经达到 217 种,日本全国 80% 以上的药店在同时经营汉方药剂。
作为一种慢病的替代医疗,会给病人开汉方的大夫,不是专门坐堂的老中医,而是接受过完整现代医学教育的正经大夫。他们会辅修汉方课程,掌握汉方医学。
日本患者信任汉方,就像信任普通西药,因为它们都是在同一套检验体系下获批上市。
这些方子,并没有什么超越中医的非凡之处,实际上大多数日本 " 汉方 ",都脱胎自中国古方。
日本 148 种医疗用汉方制剂中,有 72 个汉代药方,24 个宋代药方,23 个明代药方,只有 25 个是日本独自研发的药方。
汉方医并未做出多少创造,只是折冲中西,为中医做了成功的 " 译介 "。
而这次成功的译介不仅让汉方获得了市场的尊重,也再次验证:
一种文化之所以成为被人信赖的文化,并不在于它有多么深奥和玄妙,而是在于它首先可以被认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