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树缘咖啡屋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延吉是2023年的“黑马”网红城市。民族气息浓郁的街道、公交车上的双语播报、网红墙打卡的人流、水上市场的人山人海……延吉推动民俗、美食、恐龙、演艺等文体旅融合,成为炙手可热的小众目的地。截至8月末,延吉接待国内外游客633.9万人次、同比增长161.1%,实现旅游收入97.9亿元、同比增长254.1%。这座东北边陲小城,正在用她特有的方式,打造年轻态的城市文旅IP。 90后成主流客群 走在延吉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三三两两、轻装简行的年轻人,用走街串巷的方式感受着小城的惬意生活。“周六早上乘坐高铁,下午就能到延吉,真是太方便了。”来自大连市的大学生小武说,她和室友看到网络上的延吉旅游攻略和各类视频分享被“圈粉”,当即就决定来一场延吉周末自由行。 2023年初,延吉以“朝鲜族美食”“10块钱吃遍早市”等标签在社交平台走红,从五一假期到暑期,受捧热度不减。据了解,2023年暑期,在来延旅游的游客当中,90后占比达到了59.42%,青年客群成为拉动延吉旅游消费和推动旅游转型的主力军。 留下美好回忆,成就一门好生意。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是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的一道亮丽风景。民俗园由40栋朝鲜族民族风格的建筑群组成,再现石匠、渔夫、农夫、陶艺等不同家庭的生活场景。随着当地旅拍业的发展,美妆、朝鲜族民族服装租赁等行业也不断发展。游客只需花上几百元,就能享受专业化、全流程的旅拍服务。另外,在这里还可以观赏体验朝鲜族传统手工艺品及朝鲜族特色食品的制作过程。 自2016年延吉龙山发现恐龙化石,“延吉恐龙”就成了当地重要的文化标识和宣传名片。作为吉林省首家恐龙专题博物馆,延吉恐龙博物馆也备受游客喜爱。延吉恐龙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游客特别多,很多年轻的亲子客群会将恐龙博物馆作为延吉旅游的重要一站。 咖啡馆是一道风景 在年轻游客的追捧之下,延吉的咖啡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由2023年初的300余家激增至800余家,分门别类的主题咖啡馆,已经能在“延吉旅行”中单独霸占一个分类,主题种类甚至高于早市卖的朝鲜族泡菜。延吉不再是边陲小城,更是一座独特的咖啡之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交平台输入“延吉咖啡”,相关笔记超过2万篇,不少游客专程打卡分享体验,在旅行途中静享一段“咖啡慢生活”的愉悦时光。 据统计,2023年1月到2月,仅美团外卖一个平台,延吉咖啡商品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8%,咖啡外卖商户量新增超过五成,直冲全国县城消费榜首。 延吉的咖啡文化,注重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有的店研究把朝鲜族传统米酒、米露加进咖啡,有的店做红参咖啡。在延吉帽儿山脚下,有一家树缘咖啡屋,在网上被称为咖啡界的“世外桃源”。树缘咖啡屋建在一片苹果梨园中,现代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该店负责人介绍,品味一杯咖啡,感受山水气韵,是很多人喜欢的休闲方式。 不仅是咖啡,延吉被誉为“美食之城”,具有独特民族味道的美食也是众多游客选择延吉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朝鲜族宫廷花米糕非遗传承人李香丹的工作室里,有不少游客在品尝造型精美、口味独特的米糕后,纷纷到售卖区买上几份。李香丹介绍,朝鲜族糕点制作技艺有自身特点,同时根据现代人口味进行了改良,比如在厚饼馅中加入夏威夷果仁和腰果,提高馅料的香甜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游客的称赞。 夜经济充满烟火气 夜幕降临,延吉的夜生活分外迷人。对于游客而言,来到延边大学网红墙,拍下一张美美的照片,已经成为延吉旅行的必选内容。漫步步行街,烤肉、辣拌花蟹、宵炸鸡、打糕、米肠、冷面……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游客总是感叹自己的胃太小。而且,延吉街头不时有朝鲜族传统歌舞、街舞的助兴演出。 数据显示,3月以来,吉林全省夜间消费活力指数排名,延吉市外卖消费居全省第一。吉利烧烤负责人于先生说,今年以来,他明显感觉到夜间消费越来越活跃,尤其是周末,夜间订单量飙升就是证明。颇有意思的是,延吉烧烤外卖东西比较全,有桌布、调料、酱料和洋葱、大蒜,对于许多游客来说感觉很特别。 更具烟火气的新型夜市也在延吉街头悄然出现。走进万达广场的后备厢集市,一辆辆私家车整齐有序地依次排开,经过精心装饰的后备厢里摆放着形式各样的商品,咖啡甜点、潮流配饰、手工饰品……一车车“人间烟火”吸引着八方游客,有效拉动了城市旅游综合消费。 据统计,7—8月延吉市举办的消夏美食节、文化演出、免费公益活动等,参与人数近146万人,带动消费2800余万元。其中,消夏美食节参与人数135万人,带动消费2843万元。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多元的夜间消费点亮了延吉夜经济。 延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今年全国文旅大爆发的市场竞争,作为“网红”城市的延吉也面临竞争。延吉以打造年轻化城市为总目标,推出一系列住宿、餐饮、门票、公交等优惠活动,吸引众多年轻人集聚延吉,不断增强城市活力和吸引力。接下来,延吉将通过持续推进美景、美食及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延吉民俗、美食、生态等旅游线路,不断扩大延吉旅游的影响力,打造延吉旅游新名片。(杨 浩 曹 燕 本报记者 刘玉萍)
[
责编:张诗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