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这几天朝鲜和俄罗斯的深度交流很受关注,前者代表团赴俄罗斯参观先进武器的画面,更是引发外界遐想。苏-57隐身战斗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其载机米格-31BM,都是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上佳的成熟装备。在两者极有可能开始军贸合作的大背景下,这些俄制武器是否会流向东北亚,就很有意思了。 ▲“匕首”和米格-31BM赫然出现在参观列表中 美制F-35隐身战机大名鼎鼎,但真正对外批量出口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其中东亚又是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在这里,韩国空军订购的40架F-35A已经完成交付,并且其又采购了第二批20架;日本先后采购147架,还获得美国授权组装生产,日后除部署在陆地机场之外,还有一批F-35B要搭载到两艘改造后的轻型航母上;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日韩基地都有驻扎F-35机队,最终目标接近两百架;如果再加上美军在东亚常驻航母搭载的F-35C机队,以及两栖攻击舰上部署的F-35B小队,综合起来是一支很不俗的空中力量。国内舆论曾对此忧心忡忡,但幸运的是,随着歼-20A服役数量铺开,并且美军也指出歼-20A在东海上空与F-35的对抗中表现出色后,压力实际上就转移到,东亚唯一一个没有装备隐身战机的国家身上。 ▲美韩联合军演中的F-35机群 从今年夏季开始,美韩接连举行多场联合军演,每次都有成建制F-35参与,像B-1B、B-52H等战略轰炸机也没少露面,这对北方造成了巨大压力。后者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是少量30多年前获得的米格-29A,年久失修加上后备零部件严重不足,机队状态非常糟糕,实际上根本没有一战之力。也正是由于装备性能差距巨大,因此其更换新装备的需求非常迫切,俄制苏-57虽然一直不被认为是真正的隐身战机(隐形和航电性能都存在缺陷),但毫无疑问,比起陈旧不堪的米格-29A依然是史诗性进步。如果能配合运作良好的地面防空体系,面对F-35机队也并非不能一战,顶多是进攻表现不佳。 ▲苏-57作为隐身战斗机确实存在缺陷 问题在于,现阶段俄军对苏-57的渴求同样迫切,其主力苏-35S欠佳的战场表现,以及乌军即将获得欧美先进战机的现实,都使得俄空天军渴望获得足够数量的苏-57作为应对。同时,苏霍伊一直没能调整好苏-57产能,到现在一共也只提供10架给一线部队使用,很难想象短期内能协调出足够的产能出口。此外,先进战机形成战斗力,从来都不是列装那么简单,人员培训、零部件供应,甚至是软硬件升级,都与实际战斗力息息相关,并且经济代价又很高。因此,如果是只能获得少量苏-57,并且还存在后期维护成本奇高的风险,那么苏-57恐怕是很难飞到东北亚的。从实际情况考虑,升级现有米格-29A机队,并尽量从俄罗斯获得一些近年米格-29,或者是S-300、S-400防空系统,才是更合理的选择。 ▲S-300PM2其实依然是不错的防空装备 相比之下,米格-31BM和“匕首”的情况又有不同,这是真正的战略装备,又经过实战多次检验,甚至连大名鼎鼎的美制“爱国者”,都在其面前栽下阵来。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是几架米格-31BM携带“匕首”飞抵东北亚,都足以破坏地区原有平衡。只不过,米格-31的生产线在苏联解体后就已关闭,现阶段俄军装备的米格-31,都是在苏联遗留机队基础上升级而来,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状态不太理想,在这两年频频发生意外坠机事故。高价购入少量米格-31BM,还要承担维护困难、使用难度大的代价,这可不是理智的做法。此外,美韩军队长期保持对东北亚上空的区域预警,米格-31BM能否升空并爬升到合适高度发射“匕首”,还是两说。 ▲米格-31BM搭载“匕首”还真不太适合东北亚 因此,针对俄罗斯广阔疆域而生的米格-31BM加“匕首”,还真不适合东北亚狭窄的地形。陆基隐蔽机动发射,反而比空基更加灵活,生存力也更强。只不过高超音速武器量产,确实是一项高难度技术,像“匕首”这种在常规弹道导弹上改造的型号,对中等国家更是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与其谋求表现精彩但代价超高的米格-31BM加“匕首”,获得“匕首”的改造及量产方案,对原有高超音速装备进行升级,实际上成本更低,收益也更高。 ▲米格-29的终极改进——米格-35 早年俄罗斯就曾向中国推荐过米格-31和苏-57(当时还叫T-50),前者作为苏联时代最后的截击机,又有“小型预警机”的美誉,曾经很受舆论期待,但最终国内选择的却是苏-27S。后来,苏霍伊在T-50项目铺开后,也曾邀请中国参与,结果同样被拒绝。米格-31和苏-57都被中国放弃,不是因为两者技术没有可取之处,而是因为其使用理念与国内格格不入。如今东北亚的问题也是如此,苏-57和米格-31BM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水土不服的情况更加严重,出口到东北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军事贸易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但国防可不是,表现光鲜亮丽的装备,如果不够实用,也是很难出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