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美籍华人放话:中美开战美国军工秒杀中国,解放军少将一笑 ...

2025-8-12 18:48| 發佈者: 貓膩兒歡歡| 查看: 852| 評論: 2

摘要: 他端着咖啡杯,语气轻描淡写,像是在聊周末天气:“你们得清醒点,要是真打起来,美国那些大厂卯足劲开动生产线,分分钟就能把中国那点家底耗干……”桌对面几位朋友神色各异,说话的是张明(化名),一位常年在五角 ...

他端着咖啡杯,语气轻描淡写,像是在聊周末天气:“你们得清醒点,要是真打起来,美国那些大厂卯足劲开动生产线,分分钟就能把中国那点家底耗干……” 桌对面几位朋友神色各异,说话的是张明(化名),一位常年在五角大楼承包商圈子里打滚的美籍华人工程师,这场私下聊天发生在加州某个科技从业者的小型聚会上。

张明的核心观点简单粗暴:美国军工复合体那巨大的体量、深厚的技术储备和全球资源调动能力,一旦全力运转,中国根本扛不住那种铺天盖地的火力输出。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唬人?毕竟,那些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诺斯罗普·格鲁曼...一个个都是动辄千亿美金营收的庞然大物,背后更绑着整个北约庞大的采购网络和预算。打仗,某种程度上不但是打科技,更是实打实地拼谁能快速“造”出更多、更厉害的家伙事儿。张明的逻辑就扎根在这里——战时产能,美国优势太大了。

别急,咱们别被“分分钟拉爆”这词吓懵了。把镜头拉回国内,找一位懂行的问问。李少将(曾任解放军某重要装备部门负责人)听完这种论点,嘴角轻轻扬起一个带着深意的弧度。

“耗干我们?”他目光转向窗外,仿佛看到了别的东西,“咱们聊聊‘远火’吧,就管这个叫‘东风快递’的亲兄弟好了。”

他打开话匣子:十几年前,一场联合演习中,解放军急需一种能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覆盖广阔区域的压制武器。当时国际上有成熟产品,但价格昂贵,关键子系统还受制于人。国内团队咬着牙,用近乎“土法炼钢”的智慧,硬是在极短时间内、极低成本约束下,把关键核心部件——低成本高性能复合导引头——啃了下来,性价比高得离谱!这场技术攻关,完全是在极端时间和成本压力下完成的。你说这是“战时潜力”吗?这简直就是战时状态下的能力预演!

这个故事指向了什么?是中国军工体系里一种独特的关键词:“体系韧性”。什么叫韧性?

就是你这个系统,即便被对手狠命冲击、被切断某些外部通道时,靠着内部强大的资源统筹力、自主研发的深度,还有整个国家巨大且完备的工业底盘托着,硬是能抗住,还能把新东西源源不断地造出来。

举个实例,看看中国规模庞大的稀土冶炼分离能力。稀土这玩意儿,对造精确制导武器和高性能发动机有多重要?美国那边早些年玩命在自家本土重启稀土产业链,为啥?怕的就是我们这“资源牌”一打出去,他们的王牌武器造不出了呗!

另一张中国军工手里的“底牌”是供应链的超级“内卷”能力。想想国内那些配套厂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为一个零部件较劲,那是常态。

这种竞争看似残酷,结果是什么?就是能把价格打下去,把供货时间压缩,逼着技术不断进步,这种由整个巨大工业体系支撑起来的高度协同、反应迅速的制造网络,才是真正的“战时潜能”放大器。

别家可能还靠少数几家巨头包圆供应链,我们这边呢?只要核心任务一下达,无数供应商如同高度协调的“蜂群”,瞬间就能形成合力。

当然,咱们也得清醒认识差距:像顶尖航空发动机、最精密的光学传感器芯片这些技术制高点,美国和西方盟友靠着几十年积累、投入天文数字才堆出来的技术壁垒,客观存在。要冲这些高地,需要持续、坚定地投入真金白银和时间。

回过头想想张明工程师的“分分钟拉爆”论调。他看到了美国军工那庞大、成熟的“存量”优势,这没问题。但他可能有点低估了冰山下更重要的东西——对手快速构建“增量”的实力有多恐怖。中国军工近十几年的发展证明啥?

证明了一个国家一旦掌握了核心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再配合一个深度内化、高度弹性的工业体系,战时潜力的天花板,远超很多人的估算。中美竞争,从来也不是一场简单的堆装备、拼库存的数字游戏。它考验的,是体系与体系的竞争能力!谁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时“扛揍”,谁能更快地从打击中恢复力量甚至反超!这才是终极的战场实力。

那位张工程师看到的是一支表面庞大的“常备军”。

李少将们更看重的,是中国那深藏的、一旦唤醒就能快速动员成巨型力量的“工业预备役”。

未来胜负手,搞不好就藏在后者那惊人的弹性里。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ziyi 2025-8-12 19:48
美国要有这能耐,特朗普在贸易战也不会这么怂了。全世界对中国加的关税最低!
引用 露出尾巴的狐狸 2025-8-12 19:18
胡说八道

查看全部評論(2)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8-19 00:36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