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91票比7票,特朗普对华掀桌子,不许中企收购农田,中美交涉失败 ...

2025-7-10 20:29| 發佈者: smxapple| 查看: 194| 評論: 0

摘要: 特朗普又对中国掀了桌子。中美贸易第二轮谈判刚结束没多久,双方正在积极进行贸易互动,怎么偏偏这个时候特朗普又动手了?目的是什么呢?近日,特朗普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不过这回,他没有直接出面。7月8日,美国农 ...

特朗普又对中国掀了桌子。

中美贸易第二轮谈判刚结束没多久,双方正在积极进行贸易互动,怎么偏偏这个时候特朗普又动手了?

目的是什么呢?



近日,特朗普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不过这回,他没有直接出面。

7月8日,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宣布启动 “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以 “国家安全” 和 “粮食安全” 为由,计划全面禁止中国及其他 “外国对手” 购买美国农田,还表示正在研究如何 “收回” 外国已购买的农地,主要针对中国。

这是直接摊牌了。



此前,2023年参议院那一场几乎无悬念的投票——91票对7票,通过了一项禁止中企购买美国农地的法案。

当时拜登政府对外解释,说主要是因为一家中国玉米加工厂离美军基地太近。

现在特朗普重新把这项法案从抽屉里拿出来,干脆把国家安全与粮食安全放在一起说。

不得不说,美国将“国家安全”这四个字玩到了极致。只要美国想要打压哪个国家,“国家安全”无疑就是万能借口。

时间点也极其巧妙。

就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外表示想要邀中方进行面谈,以便于推进各领域磋商的时候,特朗普阵营突然“翻旧账”。

这次,连包装都懒得换。



农地之外,还有铜和药品

特朗普不满足于土地问题。

他还盯上了铜。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9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将对进口铜产品征收50%的关税,之后还会对进口半导体和药品征税,并再次威胁要对金砖国家产品征收10%的关税。

7月初,特朗普在白宫接见几家矿业协会负责人,他提出,美国必须减少对外国铜的依赖。

这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但很多人好奇,美国不是有铜矿么?

真实的情况是,美国确实有矿,但是冶炼方面不行。



过去二十年,全球75%的铜冶炼都在中国完成。美国虽然有矿,但冶炼能力几近空白。特朗普的算盘打了又打,最后还是想来施压中国。

但这么做问题也很多。

加税很可能抬高美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这对本土下游制造业来说都是负担。有经济顾问警告,这种“挖东墙补西墙”的政策,很可能是自伤八百。

药品,特朗普也不放过。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虽然对相关企业设置了一年到一年半的缓冲期,但是了解特朗普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目前给选民看的姿态。



等真的到时间了,特朗普又会怎么变谁也不知道

这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美农业部长发言惹争议,中企被指“犯罪分子”

这次发难的主角不是特朗普本人,而是农业部长罗林斯

据报道,罗林斯当地时间8日声称,出于“国家安全利益”考虑,美国政府将与各州议员合作,推动禁止中国等国买家购买美国农田。





美方已不止一次炒作“中国买家购买美国农田带来‘国家安全风险’”类似谬论,《华尔街日报》在最新报道中提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方面驳斥了美方说辞。

但实际数据让这条禁令显得无比荒唐。

在美国所有的农田中,由中国投资人持有的仅为“区区0.0003%”。而且自2021年以来,中国投资人持有的美国农田数还出现了明显下降,降幅为大约31%。

在所有外国实体持有的美国农田中,中国的占比也极小,仅为0.5%。

这不禁让人发问:一个0.0003%的占比,究竟能危及多少粮食安全?又或者,这是否只是政治舞台上的烟幕弹?



舆论声东击西,禁令其实只指中国

美国所谓 “外国对手” 的相关政策虽名义上涵盖多个国家,但在实际执行中,中国始终是主要针对对象。

无论是农地限制、产业政策还是贸易措施,政策文本和官方表态中频繁将中国列为 “需要重点防范的竞争对手”。

2023年,北达科他州一家中资玉米加工厂因选址接近军事基地,被迫叫停。这一事件成了特朗普阵营频频引用的“安全威胁样本”。

不得不说,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理由对华采取的这些措施,谁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无理取闹。



美国的担忧不仅限于土地所有权,更包括中资在农业科技、供应链、数据领域的影响力。

这种“从粮食安全到话语权争夺”的焦虑,是近年来美国加强对华农业领域限制的重要动因。

一边喊合作,一边掀桌:谈判桌上的“熟套路”

特朗普这一出掀桌动作,节奏掌握的真好

财政部长贝森特刚释放善意,农业部长立马摆出封锁姿态。白宫嘴上说着“积极推进沟通”,行动却毫不含糊。

典型的两手策略。



一边维持最低限度的外交窗口,一边扩大博弈筹码,制造“进退自如”的谈判优势。这种节奏,其实在中美科技战、芯片战、关税战中早就反复上演。

在7月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政府昨天宣布,美国将开始限制中国公民及其他所谓“外国对手”在美国购买农田,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毛宁表态:“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是典型的歧视性做法。”她还强调,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最终也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我们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将经贸投资问题政治化。





中美难解的“粮食算盘”

特朗普挑中农田这个议题并不是偶然。

有人说,这跟美国国内的农业现状脱不开关系。

这两年极端天气让美国农民叫苦连天,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水把几百万美元的农作物浸泡报废。

农业保障资金缩水,气候调试计划没了。

特朗普上任后打的贸易战还余震未消。

对中国产品加税,导致中国转向阿根廷、巴西等国采购大豆和玉米,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农地不仅连接着安全问题,也连着选票。

美国中部农业州(如艾奥瓦州、堪萨斯州等)长期以来是共和党重要票仓,2024年大选时,农业县平均给特朗普开出了78%的支持率。可现在他们也撑不住了。

于是特朗普把锅甩给中国,说中国收购美国农地就是在窃取主权。

但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拥有的美国农地仅占0.0003%。

还远低于加拿大、荷兰,甚至沙特。

这么看就是更明显针对中国了。



农地、铜矿、药品,一环扣一环。

特朗普从不按常理出牌,却往往打在节骨眼上。

还极有可能反噬美国自己。

铜要加税,下游制造业成本必然水涨船高。

药品要加200%的税,首先被砸到的是美国医保体系和普通患者的钱包。

中方未动声色,美方先露破绽。

如今看来,事实证明,美国想要同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想要遏制中国发展,同样是痴心妄想。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最新評論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7-15 23:18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