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特朗普骗了全世界?美军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但伊朗这次没上当 ...

2025-7-2 05:51| 發佈者: 苏玛| 查看: 269| 評論: 1

摘要: 2025年6月21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军对伊朗三大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发动了空袭。这事儿来得太突然,因为就在前一天,特朗普还对外放风,说要推迟两周决定是否对伊朗动武,甚至还提 ...


2025年6月21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军对伊朗三大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发动了空袭。这事儿来得太突然,因为就在前一天,特朗普还对外放风,说要推迟两周决定是否对伊朗动武,甚至还提了支持伊朗和以色列停火的可能性。结果不到24小时,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就带着钻地弹砸向了伊朗的核设施。这让人不禁怀疑,特朗普是不是故意放了个大烟雾弹,想骗全世界一把?

更让人意外的是,伊朗这边早有准备。他们宣称提前把核设施的关键材料转移了,美军的空袭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上没啥大效果。这下子,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特朗普费尽心思搞的这一出,咋就被伊朗看穿了呢?

美军空袭的来龙去脉

先说说事情的经过。2025年6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面对记者时还是一副“和平大使”的样子,说什么要缓一缓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还暗示可以促成伊朗和以色列的停火。当时不少人觉得,中东这锅沸水可能要凉一凉了。可谁也没想到,这话刚说完没多久,美军就动手了。

6月21日凌晨,美军出动了B-2隐形轰炸机,这种飞机可是美国空军的王牌,能飞到敌方雷达看不到的地方,专门对付硬目标。这次行动的目标是伊朗的三大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福尔多是个深埋在山体里的铀浓缩工厂,藏在90米厚的岩层下,特别难打。纳坦兹是伊朗最大的铀浓缩基地,伊斯法罕则是核技术研究中心,有不少反应堆和实验室。这三个地方要是被彻底炸毁,伊朗的核计划基本就得瘫痪。

美军这次下了血本,用的是GBU-57钻地弹,这种炸弹重13.6吨,能穿透60米的岩层。要对付福尔多的90米岩层,可能得多扔几枚,还得精准命中同一个点才行。据说空袭的时候,B-2从以色列的秘密基地起飞,全程有以色列军方的配合。爆炸的威力不小,伊朗当地人都说山谷里轰隆隆响了好一阵子。

但伊朗的反应让人大跌眼镜。空袭刚结束,伊朗官方就通过国家电视台放话,说美军的行动没啥用,因为他们早就把关键设备和材料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福尔多基地里剩下的就是个空壳子,炸了也没啥大损失。这话一出,全世界都懵了:美军这么大阵仗,竟然扑了个空?

从军事上看,美军这次空袭的装备和技术绝对是顶级的。B-2隐形轰炸机加上GBU-57钻地弹,专门就是为打这种地下目标设计的。但为啥效果这么差呢?咱得分析分析。

首先,福尔多这种深埋90米的设施,防御能力太强了。GBU-57能打穿60米岩层,但90米就有点勉强了。专家说,要彻底摧毁这样的目标,得连续投好几枚炸弹,还得保证每枚都砸在同一个点上才行。可实际操作中,命中精度和炸弹数量都不好说,公开信息里也没提到具体扔了多少枚。

其次,伊朗说他们提前转移了关键材料,这就让美军的努力白费了。核设施的核心不是那些建筑,而是里面的设备和核原料。伊朗要是真把这些东西搬走了,那美军炸的不过是些空房子,战略价值几乎为零。这也说明,伊朗的保密和转移工作做得太到位了。

再一个,伊朗的预警能力可能比大家想的要强。美军用的是隐形轰炸机,按理说很难被发现,但伊朗愣是提前知道了风声。这背后可能是伊朗的情报系统起了作用,也可能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手段发现了美军的调动。不管咋说,伊朗这次没被打个措手不及,确实有点本事。

总的来说,美军这次空袭从技术上看挺唬人,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花了大价钱,动用了顶尖武器,结果没伤到伊朗的筋骨,多少有点尴尬。

特朗普这一下子,把中东的局势搅得更乱了。伊朗这边当然不干,空袭刚结束,伊朗外长就跳出来放狠话,说美国的行动不会白挨,他们肯定要反击。伊朗军方也立马进入高度戒备,导弹部队开始在边境集结,看样子是要跟美国硬碰硬了。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也紧张起来。从沙特到伊拉克,美军士兵忙着加固防御工事,雷达全天候盯着伊朗的动静。特朗普在国内也继续嘴硬,说如果伊朗敢还手,后果会很严重。可问题是,空袭的效果摆在那儿,伊朗核计划没被打垮,特朗普这番话听起来多少有点色厉内荏。

国内的反应也很分裂。支持特朗普的人觉得这是硬刚伊朗的必要手段,保卫了国家安全。可反对派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次空袭没经过国会批准,完全是特朗普瞎搞一通,甚至可能把美国拖进更大的战争泥潭。民主党已经嚷着要调查这事儿,看看特朗普是不是又在滥用权力。

从更大的政治格局看,这事儿让中东的矛盾更尖锐了。伊朗和美国本来就势如水火,现在又多了一层仇恨。以色列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肯定会继续掺和进来,地区冲突的风险直线上升。特朗普可能是想通过这次空袭立威,可现在看来,反倒给自己挖了个坑。

国际社会对这事儿反应挺复杂的。空袭第二天,联合国安理会就开了紧急会议。中国和俄罗斯都站出来喊话,说大家都冷静点,别让中东再起大乱子。中国外交部还特意强调,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呼吁通过对话化解争端。俄罗斯也差不多,说美国的单边行动只会让局势更糟。

伊朗这边也没闲着,赶紧跟自己的地区盟友抱团取暖,像叙利亚、黎巴嫩的真主党这些势力,都开始跟伊朗统一口径。伊朗还想在国际上争取同情,把美国的空袭说成是“侵略行为”,希望拉拢更多国家站到自己这边。

欧洲国家态度有点暧昧。一方面,他们跟美国是盟友,不好公开撕破脸;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看到中东再乱下去,毕竟油价一涨,欧洲经济也得跟着遭殃。所以欧盟的表态基本上是呼吁各方克制,但也没啥实际行动。

总的来说,美国这次单干让不少国家不爽。国际社会本来就对伊朗核问题头疼,现在特朗普这么一搞,大家更不知道咋办了。外交解决的路子看起来是越来越窄。

空袭一打完,全球经济立马就有了反应。最明显的就是油价,布伦特原油一天之内涨了15%,直接把市场吓懵了。中东是全球石油的大本营,伊朗又是重要产油国,这么一闹,大家都担心供应会出问题。

股市也跟着晃荡,尤其是能源相关的股票,跌得稀里哗啦。航空公司赶紧调整中东航线,怕飞着飞着就被卷进冲突里。一些国家还开始撤侨,把在伊朗的公民往外拉,生怕局势再恶化。

国际原子能机构事后发了份报告,说福尔多和纳坦兹的设施是受了点损,但地下部分没被彻底毁掉,伊朗的核计划估计几个月就能缓过来。这话一出,市场更慌了,因为这意味着伊朗还能继续搞核技术,地区的不确定性一点没减少。

对普通人来说,油价涨了日子就不好过了。加油贵了,物价也得跟着涨,尤其是那些靠中东石油的国家,像日本、韩国这些,能源安全一下子就成了大问题。全球经济本来还在复苏,这下又被泼了盆冷水。

特朗普为啥这么干?

说到特朗普,他为啥非要搞这一出呢?这得从他个人的角度聊聊。特朗普卸任后一直没闲着,总想通过对外政策刷存在感。他老早就看伊朗不顺眼,觉得伊朗的核计划威胁太大,还老骂继任政府的对伊政策太软弱。

这次空袭,特朗普可能是想证明自己还是个硬汉,能干大事。他在佛罗里达的庄园里没少发声,社交媒体上天天嚷着要收拾伊朗。可结果呢?空袭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他的强硬形象打了折扣。伊朗没被打趴,他的支持者估计也有点失望。

从政治算计上看,特朗普可能还想借这事儿给自己加分。2025年离美国下次大选不远了,他要是能搞定伊朗核问题,回头竞选的时候就有资本吹嘘了。可惜这回没算准,伊朗太滑头,他反倒有点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伊朗咋这么淡定?

伊朗这次的表现真挺出人意料的。按理说被炸了核设施,伊朗应该跳脚大骂,立马还手才对。可他们除了放几句狠话,实际行动上挺克制。这背后有啥门道呢?

首先,伊朗可能是想保存实力。他们知道跟美国硬碰硬讨不到便宜,与其现在就大打出手,不如先忍一忍,等机会再搞报复。转移关键材料这招就很聪明,既保住了核计划的命脉,又让美国白忙活一场。

其次,伊朗也在玩外交牌。他们知道国际社会不想看到中东大乱,所以趁机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拉拢中国、俄罗斯这些大国支持。未来要是真打起来,伊朗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最后,伊朗的核计划估计还有后手。设施被炸了没事,只要设备和人才还在,他们就能换个地方继续干。伊朗这几年没少在核技术上憋大招,这次空袭没伤到根本,他们自然有底气淡定。

这事儿给我们啥启示?

2025年6月21日的空袭,表面上看是特朗普的一次军事冒险,但背后折射出好多问题。美军虽然技术牛,但对付伊朗这种狡猾的对手,光靠硬实力不够。伊朗的韧性也让人刮目相看,提前准备这一手,直接把美国的如意算盘给打乱了。

对国际社会来说,这事儿提醒大家,军事手段不是万能的。中东这块地方太复杂,靠炸几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可能把矛盾越搞越大。油价一飙升,全球经济跟着抖三抖,谁也跑不了。

未来咋走还不好说。美国和伊朗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以色列肯定也会继续掺和,中东这盘棋越来越乱。国际社会得赶紧想办法,靠对话把局势稳住,不然真打起来,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admin 2025-7-2 06:51
这个观点很有见地

查看全部評論(1)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7-6 00:10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