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拜登政府班子下台多时的布林肯,看到伊朗被炸,对特朗普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跳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他说,特朗普打击伊朗核设备的做法大错特错,不仅不理智,更没必要。 ![]() 布林肯用了一句比喻来描述特朗普下令轰炸伊朗核设施这件事,称其是在试图扑灭一场由他自己浇上汽油的大火。这句话是对特朗普赤裸裸的嘲讽。布林肯口中的,这把火确实是特朗普亲手点燃的。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那时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了奥巴马政府与伊朗达成的《伊核协议》(JCPOA),一边退出协议,一边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和经济制裁。当时就有不少专家警告:你想一边打击伊朗一边要求伊朗履约,这简直是胡闹。 ![]() 果然,伊朗不陪他玩了。全面重启核建设,不断提高浓缩铀含量,拔掉了核查员的摄像头,这一切导致全球对伊朗核建设的监督系统全面瘫痪。这个时候特朗普再转过头来说要打击伊朗核设施,就好比他自己把房子点了火,再回头朝烟雾开枪。这哪里是阻止伊朗拥核,这分明是挑动核战争的程度。此为布林肯所说的不理智。 那么,没必要体现在哪里?布林肯指出,特朗普下令空袭之际,本还有时间和空间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什么意思? ![]() 其实在今年上半年,关于恢复伊朗核协议的谈判还有希望。欧洲国家、卡塔尔、甚至中国都在背后做调解工作。伊朗的态度虽然强硬,但并非完全拒绝沟通。 也就是说,局势尚未到非打不可的地步。但特朗普却跳过了所有谈判程序,一步到位直接空袭。这种鲁莽做派,破坏了中国等国家此前所做的一切外交努力,极易引爆中东大战。 确实,抛开布林肯的身份不谈 他说的是对的。布林肯的身份是前国务卿,但这次他说的,确实不是“立场话”,而是“实话”。他不是在给拜登政府洗地,而是在向全世界指出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当年特朗普政府撕了协议、现在又炸核设施,是在自我制造危机,然后再拿危机当政绩。 特朗普指望全面瘫痪伊朗核工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了接下来核协议还有可能达成吗?答案很现实,也很刺耳: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不是完全归零;但如果现在就什么都不做,几年后我们面对的可能就是一个“事实拥核”的伊朗。 ![]() 目前情况是,伊朗已经拿到战略主动权。为何这么说?伊朗现在手握大量60%浓缩铀,想提纯到武器级,只差临门一脚。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被踢出去了,没人看得见它在干嘛。在中东,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现在不再强推“联手遏伊”,反而越来越多地玩起平衡外交。在这种区域结构下,伊朗知道,自己是有筹码、也有时间的。 目前来看,所谓伊核协议,能不能复活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任能不能重建。一旦信任归零,下一次再谈,谈的恐怕就不是铀的纯度,而是弹头的体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