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北约峰会“大团结”背后的“大分裂”

2025-7-1 19:00| 發佈者: Gemgem__| 查看: 521| 評論: 0

摘要: 2025年北约海牙峰会6月24日至25日举行,会议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施压下,承诺将成员国国防开支于2035年前提升至GDP的5%。峰会还通过一系列文件,旨在强化北约的国防工业、装备研发与战争准备,进一步巩固其集体防御 ...

2025年北约海牙峰会6月24日至25日举行,会议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施压下,承诺将成员国国防开支于2035年前提升至GDP的5%。峰会还通过一系列文件,旨在强化北约的国防工业、装备研发与战争准备,进一步巩固其集体防御体系。

海牙峰会的“新变化”

相比乌克兰危机以来的其他峰会,2025年海牙峰会更聚焦防务分担,出现了诸多“新变化”:

一是,历史性承诺到2035年将GDP的5%用于国防和安全,远高于乌克兰危机后设定的2%最低标准。GDP的3.5%将投入军事力量、装备和弹药等核心国防需求,GDP的1.5%用于基础设施、网络防御、民事准备和国防工业。与2024年的华盛顿峰会相比,乌克兰入盟道路“不可逆转”的相关表述已被“冻结”。今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亦被边缘化。美国转向推动俄乌谈判、削减对乌支持,并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要求欧洲承担更多安全责任。允许将对乌援助计入国防开支,被视为一种妥协,既鼓励欧洲加大“贡献”,也减轻美国财政压力。

二是,发布《更新版国防生产行动计划》《商业太空战略》和《快速采用行动计划》,全面振兴欧洲国防工业及联盟防务能力。《更新版国防生产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更强大、更具韧性的跨大西洋国防工业基础,确保关键军事物资供应并降低长期成本;《商业太空战略》旨在提升北约整合商业航天解决方案的灵活性和速度;《快速采用行动计划》通过启动“北约创新试验场”和扩展“北约X特遣部队”,推动新技术在实战环境中测试应用、快速响应新的威胁,将乌克兰战场经验转化为联盟军事能力。

三是,《海牙宣言》在对华表述上不同于以往将中国视为“系统性挑战”的立场,反映出北约对地区威胁的区分策略,避免将欧亚安全问题混为一谈。尽管如此,北约仍关注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军民两用活动,这一调整源自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加速转移,体现了北约在维护欧洲安全的核心使命与适应大国竞争格局之间的微妙平衡。宣言中聚焦欧洲防务,实际合作则持续拓展全球视野,北约“亚太化”虽声量稍减,步伐却从未放缓。

欧洲防务由美国主导到美欧共担

海牙峰会旨在通过提升欧洲防务分担,稳住美国对欧洲安全的承诺。北约内部安全责任正从美国主导逐步转向美欧共担,美欧关系也由“美主欧从”演变为“美主欧仆”。通过推动防务责任再平衡,实现对欧亚事务的更均衡参与,欧洲盟友不断妥协的目的在于留住美国,确保欧洲安全与战略稳定。

新的国防开支目标旨在“纠正”长期存在的跨大西洋负担分担失衡问题,促使欧洲及加拿大在集体防务中承担更多责任。与此同时,北约也力图稳固美国在联盟中的承诺,避免其战略重心完全转向亚太地区。

不过,北约“亚太化”的静默并非搁置,而是美国对欧洲盟友防务“贡献”的奖赏与安抚。自2022年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以来,多数欧洲国家对在亚太地区承担更多义务持谨慎态度。这种“集体沉默”背后,反映出欧洲在要“发展”还是要“安全”之间的两难选择。乌克兰危机持续消耗欧洲战略资源,避免对华经贸“脱钩”成为务实选项。原定出席的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集体缺席,折射出以伊冲突削弱了美国威信,盟友正被迫在“为美国火中取栗”与维护本地区经济繁荣之间作出选择。

“大团结”背后的“大分裂”

特朗普政府推卸欧洲防务责任,加剧跨大西洋联盟裂痕。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美国多次暗示“可能撤军”,令欧洲盟友焦虑。特朗普甚至鼓励俄罗斯“出手”,恐吓并惩罚“不达标盟友”。欧洲被迫推动防务“欧洲化”,增强自身安全,减少对美依赖。替代美军常规力量需投入约万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美方一边要求欧洲增加军费,一边释放撤军信号,使欧洲陷入“被分担”与“被抛弃”的战略困境。

此外,北约内部分化加剧,也制约峰会目标的落实。东翼国家虽加速增防,但内部矛盾持续扩大。乌克兰问题上,波罗的海国家支持乌克兰入盟与对其的援助,而匈牙利、斯洛伐克明确反对,暴露深层裂痕。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因经济压力难以达成5%军费目标,引发“低支出者”争议。海牙峰会设定的雄心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成员国是否具备克服分歧的政治意愿,否则北约凝聚力与集体防御能力将大打折扣。

本次北约海牙峰会标志着跨大西洋负担分担的关键转折。5%军费目标的落地,在于未来十年各成员国能否兑现承诺、克服内部阻力,实现防务责任再平衡。北约对中国态度趋于淡化,未将“印太”伙伴纳入核心议程,也显示其在打造“全球北约”与跨域威慑时,正寻求微妙平衡。(作者系中国网特约评论员潘子阳)

编审:蒋新宇 唐华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最新評論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7-5 23:21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