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伊朗訪俄:中東困局中的破局之戰

2025-6-30 10:18| 發佈者: 昆山玉石| 查看: 7| 評論: 0

摘要: 2025年6月22日晚,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的專機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國際機場,打破了中東局勢的短暫平靜。 此時距離以色列“雄獅崛起”空襲行動僅過去10天,伊朗核設施冒出的硝煙尚未散盡,美軍“午夜之錘”行動的導彈尾 ...
  2025年6月22日晚,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的專機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國際機場,打破了中東局勢的短暫平靜。 此時距離以色列“雄獅崛起”空襲行動僅過去10天,伊朗核設施冒出的硝煙尚未散盡,美軍“午夜之錘”行動的導彈尾焰又劃破波斯灣上空,由此看來,這場緊急外交行程的背後,很可能是伊朗在多重危機下的戰略求生之路,畢竟此時的伊朗正處在烽火燃眉的危機時刻。 6月12日,以色列發動“雄獅崛起”行動,200架戰機空襲伊朗100餘個目標,納坦茲核設施地上建築被摧毀,福爾多地下核設施也遭到波及。 更具挑釁性的是,以色列導彈精准命中了伊朗革命衛隊司令部,導致包括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在內的多名高級將領傷亡,這是自兩伊戰爭以來伊朗軍事指揮系統遭受的最嚴重打擊。 6月20日,伊朗以“開波爾”導彈報復以色列迪莫納核設施,作為回應,23日,美軍B-52轟炸機補充打擊納坦茲地下核設施,這標誌著美國從幕後情報支持轉向直接軍事介入。 當然,伊朗當前面臨的困境遠不止軍事打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6月發佈的報告首次譴責伊朗未能履行核承諾,這為美以軍事行動提供了所謂“合法性”外衣。 經濟層面的制裁絞殺則更為致命,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已持續46年,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後更是全面升級。伊朗被切斷與SWIFT系統的聯繫,石油出口從制裁前的250萬桶/日驟降至不足50萬桶/日,裏亞爾對美元匯率貶值超過10倍,通貨膨脹率長期維持在30%以上。 在內外交困的雙重壓力下,伊朗傳統的“抵抗軸心”也正面臨瓦解風險。黎巴嫩真主党在以色列精准打擊下損失慘重,哈馬斯軍事能力被削弱60%以上,2024年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倒臺更切斷了伊朗的重要補給線。 儘管胡塞武裝於6月22日宣佈參戰,聲稱“伊朗兄弟有難必支援”,但其在紅海的行動更多是象徵性聲援,難以形成實質性軍事配合。 在如此孤立無援的局面下,伊朗不得不尋求外部強援,而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軍事大國,自然成為首選。 6月23日,普京在莫斯科會見阿拉格齊,並明確表示“願為伊朗提供全面協助”,並稱,美國和以色列針對伊朗的無端侵略行為既無依據,也無正當理由。 如此看來,俄羅斯和伊朗倒像是一拍即合,畢竟對於俄羅斯而言兩國要是合作也是有好處的。 從經濟層面看,俄伊早在2022年就簽署了價值400億美元的油氣合作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負責開發伊朗南帕爾斯氣田等六大專案,這不僅能緩解歐洲對俄能源制裁的壓力,還能借助伊朗的天然氣儲量增強對全球能源市場的話語權。 在歷史淵源上,蘇聯時期,曾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兩國雖因意識形態差異有所疏遠,但在對抗西方制裁方面始終存在共同利益。2015年以來,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否決對伊朗的制裁決議,而伊朗則在俄烏衝突中向俄提供無人機等裝備,這種長期的相互支持為兩國的合作提供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當然,就目前而言,合作對雙方的戰略價值尤為凸顯。對俄羅斯而言,支持伊朗可牽制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資源,緩解烏克蘭戰場的壓力;對伊朗而言,獲得俄羅斯的先進防空系統(如S-400)和導彈技術,將顯著提升其反制能力。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俄伊軍事同盟可能重塑中東力量平衡,與中國形成的“安全紐帶”海上演習機制相呼應,構建起對抗西方的“東向安全框架”。 不過,俄羅斯具體怎麼協助伊朗估計兩國還得慢慢談,畢竟伊朗和俄羅斯也不是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 6月18日,普京在聖彼得堡接受採訪時曾透露,俄羅斯曾主動提議與伊朗合作研製防空系統,卻遭伊朗“不太感興趣”的冷遇;同時強調今年1月簽署的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未涉及軍事合作,伊朗也未提出正式武器援助請求。 俄羅斯在俄烏衝突與西方制裁的雙重壓力下,試圖通過強化與伊朗的軍事技術合作,鞏固其在中東的戰略影響力,緩解外部壓力。但伊朗的消極回應,顯然讓俄羅斯的合作熱情受挫,也暴露出雙方在戰略訴求上存在的分歧。 由此也可以看出,伊朗作為地區軍事強國,更傾向於建立自主可控的防空體系,不願過度依賴外部技術,導致與俄羅斯的合作進程遲滯,所以兩國到底能不能打破分歧實現最終的合作也很難說。 但就算俄伊兩國的合作不能順利進行,伊朗外長訪俄這件事本身也讓美國很焦慮。 代理國務卿魯比奧在CBS新聞節目中直言不諱地表示,“伊朗外長竟然沒有選擇與美國特使會面,而是前往莫斯科”,儘管他不得不承認伊朗“有權進行外交訪問”,但這種表述背後透露出美國對伊朗“向東轉”戰略的強烈不安。 因為伊朗訪俄很可能打破美國精心構建的“孤立伊朗”戰略,自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一直試圖通過極限施壓切斷伊朗與外部世界的聯繫,而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軍事大國,其與伊朗的全面合作可能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的制裁效果。 正如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介入曾改變當地戰局一樣,美國擔心莫斯科在伊朗的實質性支持可能使中東局勢向不利於西方的方向傾斜。 所以美國必然不會坐以待斃,離間和震懾俄伊兩國的行動很可能提上日程,就看美國能忍到什麼時候了。 阿拉格齊訪問俄羅斯只會讓中東的局面更加難辨,這場外交行動既是伊朗的求生之戰,也是大國戰略定力的考驗,任何短視的軍事冒險皆可能引爆連鎖反應,而基於共同利益的外交協商,仍是打破惡性循環的唯一出路。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最新評論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7-5 22:40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