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關稅快閃30分:日本求美“松繩”

2025-7-1 10:12| 發佈者: 昆山玉石| 查看: 6| 評論: 0

摘要: 當地時間6月1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加拿大G7峰會現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演了一場30分鐘的“速度與激情之關稅談判特別篇”。 說起來,這還是兩位領導人自今年2月華盛頓會晤後的首次當面接觸,但這次會談可不是什麼 ...
 當地時間6月1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加拿大G7峰會現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演了一場30分鐘的“速度與激情之關稅談判特別篇”。 說起來,這還是兩位領導人自今年2月華盛頓會晤後的首次當面接觸,但這次會談可不是什麼單純的老友敘舊! 石破茂一改往常日式含蓄的作風,開口直奔主題,跪求特朗普高抬貴手,調整對日本的關稅政策。 石破茂為什麼如此焦急呢? 原來,此刻,兩把寒氣逼人的“達摩克利斯關稅大刀”正懸在日本經濟頭頂搖搖欲墜。 第一把刀:汽車刺客刀。 今年3月26日,美國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 這可是砍到了日本的“命根子”! 要知道,日本可是汽車出口大國,其對美汽車出口額占其全球總出口的28%(2024年約6萬億日元)。 據研究機構測算,25%的汽車關稅可能導致日本GDP下降0.2個百分點。還有更悲觀的評估認為,長期維持高關稅甚至可能導致日本GDP減少0.9%。 也就是說,美國這一刀砍下去,相當於直接給日本經濟“放血”! 第二把刀:逆差平衡刀。 今年4月,美國宣佈,基於2024年日本對美狂賣684億美元東西,而為日本量身定做了24%“懲罰性對等關稅”套餐。 日本車企可謂是眼前一黑又一黑。 25%的汽車關稅疊加24%對等關稅,這哪里還有活路! 更要命的是,這兩把刀“下落暫停鍵”的有效期就只剩最後三周了! 想想倒計時的鐘聲和計算出的挨刀後損失帳單,石破茂的一反常態、急不可耐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麼,兩人談得怎麼樣呢? 簡而言之,就是雙方交換了一下“今日份倔強”,外加確認“對方果然還是那個熟悉的他”。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會談結束後,石破茂首相面對鏡頭,露出標準的“日式營業微笑”,委婉表示:“我們的認識還存在不太一致的地方。” 說白了,就是談崩了,心好累! 而“懸念大師”特朗普則照例對記者拋出招牌金句“會談很順利”,外加一個神秘的“幾項新貿易協議在路上”的煙霧彈。 至於協議包不包括日本?您猜! 其實,這已經不是今年美日第一次關稅交鋒了。 自年初至今,日美已舉行六輪部長級談判,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與美國財長、商務部長等反復拉扯。可惜美方立場強硬,日方“取消關稅”的訴求屢屢碰壁。 眼看部長級談判僵死,日本又把寶押在G7峰會的首腦會談上,指望領導人的“面對面魔法”能打破這一僵局。 而峰會前夕,特朗普突然批准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此前被拜登叫停),更是讓日本嗅到了一絲緩和信號,也給這次30分鐘會談增添了點期待。 可惜,現實很骨感,30分鐘的“閃電會談”後,日本的首腦破局計畫,同樣宣告失敗。 話說回來,美國這次為何如此油鹽不進,跟日本就是談不攏呢? 這背後可全是“生意經”! 其一,劈啪亂響的經濟算盤。 美國揣著“小賬本”,一門心思要靠關稅給美日貿易逆差“瘦身”,恨不得讓日本搞個“美國貨採購狂歡節”。 同時,美國還希望借關稅談判推動製造業回流,特朗普將日本汽車產業視作“薅羊毛”對象,關稅大棒揮得虎虎生風,意圖“按頭”日本車企在美國建廠。 其二,花裏胡哨的政治博弈。 美國想拿日本當“冤大頭”立規矩! 英國《金融時報》點破玄機:在排隊等特朗普“談貿易”的國家裏,日本是排頭兵、試驗田!韓國、英國、歐盟都在後排觀望:“日本談成什麼樣?這就是我的參考範本!” 這種“標杆效應”讓美國難對日本大幅讓步,否則後面隊伍還怎麼帶? 其三,毫無底線的競選套路。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受美國國內部分利益集團支持的,一些製造業大佬和工會希望通過高關稅保護本國產業和就業。因此,對特朗普而言,關稅是其“拉票神器”,只要對日本“放放狠話”,就能收割製造業選民的支持,何樂而不為呢? 其四,無法協調的內部宮鬥。 美國政府不同部門之間利益訴求不一樣,在日美關稅談判中,美國官員內訌不斷,內部協調一團糟,導致談判效率極低。 據《日經亞洲》披露,在日美第五輪談判現場,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裏爾居然當著日本代表團的面吵了起來,這三人還分別單獨向日方施壓,提出不同的讓步要求,把日本代表團弄得暈頭轉向,完全摸不清美國的談判目標,這談判還怎麼好好進行下去? 如今,距離7月9日“關稅審判日”,只剩最後三周了,美日這場“關稅生死時速”已進入讀秒階段,日本將如何應對? 一方面,日本開啟了“糖衣炮彈”先手攻勢。 特朗普突然點頭放行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日方內心狂喜,有戲?這是遞臺階了?於是,趕緊琢磨著投桃報李。 據“印尼商報”消息,日本考慮設立“日美造船業基金”進行投資合作,並擴大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 這其實就是想對老美示好呢,試圖用誠意感化特朗普,讓他收收刀。 另一方面,日本也做好了“掀桌”預案。 你敢砍我汽車,我就狙你玉米大豆!日本早已備好價值34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反制清單(玉米、大豆、牛肉等),目標直指特朗普的“票倉重地”—美國中西部農業州。 同時,火速聯繫歐盟、韓國等“難兄難弟”,組團去WTO狀告美國“單邊耍橫”。 其實,美國也不想真和日本“撕破臉”。 全面“貿易火拼”對美國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畢竟日本手裏還攥著1.1萬億美元美債呢,稍微抖一抖,美國金融市場就得感冒。 而且,日本可是老美在亞太地區圍堵中國的關鍵“馬仔”,真把小弟逼急了撂挑子,美國的戰略利益也得崩。 如何在“經濟利益”與“戰略利益”間走鋼絲,考驗著川普的“交易藝術”。 7月9日,審判之日,滴答逼近… 美日兩國最終會是握手言和、重歸於好,還是火花四濺、兩敗俱傷,尚未可知。 但無論這場“關稅懸疑劇”最終是HE還是BE,有一點已經無比清晰:全球貿易的“江湖規矩”正在被特朗普大爺拿著“關稅大刀”重新書寫,“經濟安全”正式取代“你好我好”,成為各國心照不宣的“新聖經”。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最新評論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7-5 22:38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