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尹野平】美国泛化国家安全和滥用301调查,宣布将对中美双向投资和中国海事、物流、造船业等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商务部2月22日和23日连续发声,敦促美方遵守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并表示将采取必要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当地时间2月21日,美国白宫发布“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矛头直指中国,不但限制中国对美国高科技等关键领域投资,还宣称将动用所有必要法律手段,进一步阻止美国对中国的投资。
一名美国白宫官员对路透社说,“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旨在促进外国投资,同时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特别是防范像中国这样的“外国对手”带来的威胁。该备忘录声称“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一边强调美国将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欢迎盟友进行投资,并为其提供投资便利设立“快速通道”,同时又歧视性地污蔑中国等外国对手“有计划地引导和促进对美国公司和资产的投资,以获取尖端技术、知识产权和战略行业的影响力”。
这份备忘录中写道,美国将“利用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包括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阻止与中国有关联的投资进入美国的“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农业、能源、原材料或其他战略部门”,同时进一步阻止美国对中国军工产业部门的投资。此外,美方正在对此前的相关行政令进行审查,考虑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术、高超音速、航空航天以及涉及“军民融合”战略的其他领域新增或扩大已有对华投资限制。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2日晚应询表示,美方做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具有歧视性,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严重影响两国企业正常经贸合作。在中国赴美投资方面,美针对中国投资加严安全审查,将严重打击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信心。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提供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美对华投资方面,美方将进一步采取更多限制措施,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有关措施一旦落地,会进一步扭曲两国投资往来,对美自身也没有好处。很多美国商协会和企业已经提出,美对华投资限制将导致美国企业将中国市场让给其他竞争对手。
与“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相呼应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1日基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的301调查,提议对与中国船舶运营商和中国建造的船舶相关的国际海运服务征收一定的费用并施加限制,同时促进美国货物通过美国船只的运输。USTR将就拟采取的限制措施征求公众意见。
美国上一届政府去年4月发起301调查,并在今年1月16日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宣称“中国意图主导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是不合理的,这压制或限制了美国商业”。
“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密切关注美方动向,并采取必要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月23日指出,2024年3月以来,中美双方已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相关调查开展多轮沟通。中方反复申明对301调查看法,并提供中方立场非文件,要求美方回归理性客观,停止将美国内产业发展问题甩锅到中方头上。但遗憾的是,美方还是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发言人称,美方出于国内政治需要,滥用301调查手段,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进一步破坏。美方提出的征收港口费等拟议限制措施损人害己,不仅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反而会提高与美国相关航运路线运输成本,增加美国内通胀压力,降低美国商品全球竞争力,损害美国港口、码头运营商和工人的利益。
就美国连续提出打压中国的投资限制政策,上海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一位不具名的咨询专家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特朗普与拜登政府都试图通过资本流动管制,延缓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突破,以巩固美国在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地位。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又在前任行政令基础上加码对华限制,这种持续性政策反映美国两党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深度焦虑,即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快速发展正在挑战美国基于技术优势的传统霸权的根基。
“美国301条款的相关举措,是美国单边贸易保护和对中国特殊遏制手段的延伸,从贸易关税壁垒发展到具体贸易运输及物流,甚至运输工具制作、购买及租赁。其破坏性周期长、范围大、延展深,远比增加关税后果严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会长康树春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的限制措施将损人害己,反噬美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