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支舰艇编队在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化演训。其间,中方在事先反复发布安全通告的基础上,组织了舰炮对海实弹射击训练。中方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做法,不会对航空飞行安全造成影响。
然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一方面承认中方的此次演训行动不违反国际法,未对其安全造成任何影响;另一方面,却又声称中国海军舰艇演训“缺乏透明度”。甚至在未同中方及时沟通、未掌握事实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空管机构就急忙发出“警示”,要求部分航空公司调整飞行计划,建议一些航班改变飞行航线。
事实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面很早就对中国海军这三艘舰艇组成的编队表现出强烈关注,一直在对该编队的活动进行密切跟踪监视。事实证明,中国海军的此次演训活动完全是在公海海域进行,始终保持着安全、规范和专业操作。对此,一方面,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于22日均表示,中方此次行动一直遵守了国际法。而另一方面,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和新西兰防长柯林斯却表示“担忧”,声称中国海军此次行动“不同寻常”“令人不安”。一些西方媒体也借机炒作“中国威胁论”,声称要警惕中国海军的行动。
中国海军的此次演训旨在检验和锻炼舰艇编队在复杂海况和海空情态下的协同作战能力,在实兵实战演练中锤炼胜战本领。编队中的055型导弹驱逐舰“遵义舰”代表着人民海军的新质作战力量,多次赴远海大洋执行实战化演练任务。
近年来,中国海军走向远海,履行捍卫和平、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海洋航道安全的神圣职责,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对此,国际社会已经在逐步习惯和接受,并对中国海军保卫国际水域海上安全的行动表示欢迎。
相反,美国等西方国家为维护和加强其地区与全球霸权地位,大力推进旨在遏制、破坏和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印太战略”。长期以来,一些国家向中国周边投送军事力量,其军舰、军机频频在中国周边进行抵近侦察,搜集情报。美国舰艇屡屡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进入我国南海领海和台湾海峡,炫耀武力,挑衅滋事。
二战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签署《澳新美安全条约》,结成军事同盟关系。尤其在冷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将自己定位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军事盟友,自诩为美国在本地区的“副警长”。多年来,澳大利亚积极参与美国对华战略行动,甚至屡次充当马前卒角色,多次派军舰、军机在我国东海、台海、南海等进行挑衅活动。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中方均果断予以坚决应对和反制。
据报道,近期,澳大利亚一架军机关闭机载应答设备,悍然侵闯我国西沙群岛领空,严重威胁我国主权和航空安全。对此,我军果断出动歼-16战斗机进行拦截和驱离,两机最近仅距30米。在我歼-16发射照明弹干扰后,澳机不得不飞离。对此,澳方竟倒打一耙,将中方军机发射照明弹的克制、专业的正当行动诬称为“危险行为”。
澳大利亚一方面充当美国反华战略的帮凶,屡屡侵犯中国的领海、领空,一方面却又反咬一口,并对中国海军的正当、专业行动表示“担忧”,这种伪善的双标做法显然无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2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军第23次防务战略磋商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两国两军关系、地区安全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意继续在防务领域加强战略沟通,妥处矛盾分歧,开展交流合作。
中澳两国军方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巩固和加强战略互信,厘清事实,避免误判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和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对实现地区稳定与和平负有重要责任。两军之间有必要、也有能力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地区稳定。但与此同时,一个前提条件是,澳方需要以实事求是的、建设性的心态看待中国和中澳关系,在世界局势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这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亚太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