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中美对账之后发现,欧洲才是最大赢家!中美俄给他打了三十年的工 ...

2025-2-24 10:25| 發佈者: admin| 查看: 70| 評論: 0

摘要: 当中国人在生产线上挥洒汗水,美国人为偿还学贷疲于奔命,俄罗斯人在能源出口中谋求生存时,欧洲大陆上的普通人却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每年150天假期,每天工作不足6小时,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基本需求都由政府承担。 ...

当中国人在生产线上挥洒汗水,美国人为偿还学贷疲于奔命,俄罗斯人在能源出口中谋求生存时,欧洲大陆上的普通人却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每年150天假期,每天工作不足6小时,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基本需求都由政府承担。

这不是童话,而是欧洲数亿民众的真实生活写照。 最新数据显示,欧盟国家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仅36小时,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高达29.8%,是全球最高水平。

三根支柱撑起欧洲繁荣

细究欧洲繁荣的根源,我发现这一切建立在三根关键支柱之上: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美国的安全保护、中国的消费市场。

能源方面,2021年之前欧盟40%的天然气和27%的石油依赖俄罗斯供应,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20%以上。这让德国的化工产品、法国的核电成本都具有显著优势。挪威主权基金1.4万亿美元的资产,半数以上来自能源贸易收益。

在安全领域,北约框架下美国在欧洲驻军超过6万人,承担了绝大部分防务支出。这让欧洲国家得以将军费控制在GDP的1.5%左右,远低于北约2%的要求。节省下来的资金全部投入了民生福利。

市场方面,中国已成为欧洲企业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大众汽车37%的销量来自中国,空客三分之一的订单源自中国航司,瑞士手表52%的出口流向亚洲,其中七成销往中国。这些海外收入支撑着欧洲本土的高工资和福利体系。

黄金时代的终结

这种依赖外部输血的繁荣模式正在瓦解。俄乌冲突后,欧洲工业电价暴涨400%,多家化工和冶炼企业被迫停产。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欧洲防务压力陡增。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更让欧洲企业利润承压。

2023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仅为0.4%,创十年新低。制造业外流规模达2200亿欧元,其中半数流向美国和中国。面对危机,欧洲内部分歧加剧:东欧与西欧在对俄政策上相左,南欧与北欧在财政纪律上对立。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的创新能力衰退。2022年欧盟研发支出仅占GDP的2.2%,不仅远低于韩国的4.8%和日本的3.6%,且十年来几乎原地踏步。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欧洲的私人投资额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

我认为,欧洲这场持续三十年的“特权时代”即将结束。当其他国家都在为发展付出艰辛代价时,欧洲依靠外部输血享受着超低成本的繁荣。如今随着地缘政治变局和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欧洲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廉价能源、军事保护和垄断市场的世界里,人人都要为自己的发展付出代价。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最新評論

有貓膩兒-有猫腻儿

GMT+8, 2025-2-24 19:02

Powered by 有貓膩兒

@2022-2024有貓膩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