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美国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披露的持仓数据里,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变迁正在悄然上演。 以桥水联合基金、阿帕卢萨管理公司为典型代表的顶级投资机构,宛如敏锐的领航者,纷纷调整着自身的投资布局,减持美国科技巨头,转而大举增持中国的互联网及科技企业。这一现象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投资者正在对新兴市场机遇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估。 美国科技股的减持潮涌 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机构投资者针对“科技七巨头”(M7,涵盖苹果、微软、谷歌等)的持仓,就像退潮时的海水,明显降温。从数据上看,桥水联合基金减持英伟达的幅度高达26%,甚至清仓了除特斯拉之外的其他六只M7股票,动作可谓果决。Third Point直接完全退出苹果持仓,阿帕卢萨管理公司也毫不手软,大幅削减亚马逊和Meta的股份。这一系列动作与纳斯达克指数自2024年12月起的震荡行情仿佛是交响乐中的不同乐章,互相呼应。 深入分析可知,美国科技股面临着重重压力。其股价如同站在高高的云端,处于历史的最高位,随时可能面临价值回归。同时,监管风险如同乌云般不断聚集,日益加剧,给企业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再者,投资者在追求多元化配置的浪潮中,需求不断上升,也促使他们调整持仓结构,逐渐远离美国科技股。 中国“十大科技股”的崛起 当美国科技股被减持的同时,众多投资机构却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加码布局中国科技企业。桥水联合基金增持百度集团,使得持仓比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阿帕卢萨管理公司也在同步加仓阿里巴巴、百度及京东,其中阿里巴巴在其持仓中的占比突破15%,展现出对中国电商巨头的浓厚兴趣。文艺复兴科技更是新买入京东,并且一直持有阿里巴巴,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信心可见一斑。 2024年9月,中国犹如一头觉醒的雄狮,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这一举措如同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使得上证指数在单月内大涨12%,市场情绪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显著回暖。而后,DeepSeek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带动中国科技股估值逐步修复。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电商等领域如同矫健的骏马,逐渐形成全球竞争力。 WisdomTree研究指出,中国“十大科技股”(阿里巴巴、腾讯、比亚迪等)已经有足够的底气与美国M7进行对标,而且部分中国科技龙头企业的市盈率相较于美国同业更具吸引力。 ![]() WisdomTree研究证券策略主管Jeff Weniger说:“我相信这最终可能不仅仅是一笔交易,因为在某些圈子里,大家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可能占据领先地位。”在本月早些时候Weniger于X的贴文中还提出了Terrific 10一词,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 阿里财报再点一把火 就在这样的市场浪潮之中,阿里巴巴昨日交出了近两年来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份财报,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巨石,再给“卖美国,买中国”这一趋势添了一把旺火。 从财报数据来看,阿里云收入犹如火箭加速上升,增长至同比13%,这比上一季度的7%以及去年同期的3%都要高出不少。其AI收入更是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公共云收入也达到两位数同比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阿里云调整后EBITA利润率高达9.9%,高于上一季度的9.0%和去年同期的8.4%。从资本支出方面看,其数额达到318亿元人民币(约43.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60%,环比增长80%,这主要是因为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显示出阿里巴巴在基础设施构建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受此影响,高盛毫不吝啬地将阿里巴巴12个月目标价大幅上调至160美元/156港元,较此前的117美元/114港元上调幅度超过36%。高盛的看法是,阿里巴巴超预期的云收入增长和资本支出,就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对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需求和供应动态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行业估值的重新评估。 其他多家投行也不甘落后,纷纷大幅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摩根大通将阿里巴巴目标价格从125美元上调至170美元;汇丰将阿里巴巴目标价从125港元上调至156港元,称AI驱动的转折点已到;花旗将阿里巴巴目标价从138美元上调至170美元。 今日,阿里巴巴港股开盘便一路大涨,盘中一度涨幅超过14%,在阿里巴巴这只龙头股的带动下,港股科技股犹如百花齐放,恒科指涨超5%,将市场的热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