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 焦授松 2月16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闭幕。会议期间,美欧在多个议题上的分歧引发各方关注,尤其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就民主、移民等议题抨击欧洲,喧宾夺主之势让他意外地成为本届慕安会的焦点,相关言论连日来在欧洲尤其是大选之前的德国持续发酵。 美国副总统言论引发争议 万斯在演讲中以罗马尼亚2024年底总统选举首轮投票结果被宣布无效为例,认为欧洲所面对的最大威胁不是俄罗斯和中国,而是欧洲自身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万斯以近期在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发生的社会事件为例,批评欧洲限制言论自由、打压极端政治势力。 万斯还提到了慕安会开幕前一天发生在慕尼黑的汽车冲撞人群袭击事件,称这反映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在移民政策上的错误及民主制度的失效,似乎在为奉行强硬排外政策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站台”。 2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警察在举办慕安会的酒店旁警戒。新华社发 万斯说:“如果你(欧洲)的民主制度能被其他国家几十万美元的数字广告摧毁,那证明你的民主制度本来就不够强大。” 然而对于欧洲最为关心的特朗普政府对于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万斯在演讲中仅以“相信能在俄乌之间达成合理解决方案”一句带过。 关于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万斯在演讲中也提到,没有建造“防火墙”的空间。“防火墙”指的是德国各主流政党拒绝与德国选择党等极端主义政党进行任何形式合作的政治默契。值得一提的是,万斯在参加慕安会期间以“日程冲突”为由取消了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面,却在自己下榻的酒店与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会晤。按照惯例,慕安会的主办方没有邀请魏德尔或其他德国选择党成员参加会议,因为德国宪法保卫局将德国选择党归为“右翼极端主义政党”。 在德国媒体看来,万斯在距离德国大选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有如此举动,可以说打破了德国长久以来的政治禁忌,是赤裸裸的干预德国大选。 德国政界激烈震荡 万斯的言行引发了欧盟尤其是德国政界人士的强硬反驳。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在会议上脱稿反击,认为正是因为有民主,像德国选择党那样的极端主义小党才可以与其他政党一样开展竞选宣传,但民主并不意味着少数人的恶意攻击就一定有理。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态称,反对极右翼政党的“防火墙”是德国各党派在经历了纳粹时代之后达成的共识,万斯发表支持德国选择党的言论不恰当,干预德国政治不合适,德国不会接受外来者干涉“我们的民主、我们的选举和民主舆论”。 2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尼黑汽车冲撞人群事件现场献花。新华社发 德国下一届政府首脑的热门人选、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领导人默茨在与万斯会晤时当面向他表达了不满,认为万斯的发言具有侵犯性,尤其是对德国。他还在周日的演讲中警告,随着特朗普及其内阁成员登上国际舞台,跨大西洋关系有破裂的风险。法国外长巴罗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没有人有义务采用我们的模式,但也没有人能将自己的模式强加欧洲。”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称,万斯的讲话听起来像是美国试图“挑起争端”。 唯一对万斯的发言感到高兴的当属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这也使她在2月16日晚上进行的德国大选电视辩论中成了众矢之的。在这场大选前最重要的电视辩论中,魏德尔被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基民盟总理候选人默茨和绿党总理候选人哈贝克轮番攻击,各党均明确表态拒绝与德国选择党合作,在维护“防火墙”的问题上继续保持着政治默契。默茨在电视辩论中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干涉德国大选以及随后的组阁过程,“我不会让美国副总统告诉我应该和德国的哪些人对话”。没能与万斯会面的朔尔茨则重申万斯的言论“不可接受”,拒绝与极右翼合作是德国从纳粹时代吸取的教训。 跨大西洋关系前景遭看衰 除了政界人士密集表态,万斯的言论在欧洲各国的媒体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德国《今日新闻》以“另一种转折点”来评价万斯的发言,文章称万斯并没有以平等的姿态同欧洲讨论相关议题,而是“像一个对欧洲发号施令的传教士”。这反映了美国正在脱离欧洲、脱离跨大西洋关系的现实,可以看作是跨大西洋关系拐点。文章分析称,欧洲人自己也对此负有责任,欧洲从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在军事安全方面做得太少。 批评和担忧不只局限在德国。西班牙《日报》的解读听上去有些阴谋论,文章称美国的极右翼政客认为欧盟是美国的敌人,将通过与其成员国发展双边关系的形式瓦解欧盟。欧盟现在要么坚决反对,要么目睹欧盟解体。 土耳其《晨报》则用“意识形态战争”来概括万斯的演讲:“特朗普与普京通话讨论乌克兰的命运……而万斯的这次演讲似乎与1946年3月5日,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首次使用‘铁幕’一词引发苏联与西方冷战的演讲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万斯在慕尼黑的演讲也引发了一场意识形态战争——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战争。” 《葡萄牙邮报》认为,尽管万斯的言论引发争议,但欧洲不会质疑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万斯的言行)标志着全球大博弈不再以旧欧洲为舞台或主角,而软弱的欧洲领导人可能会对万斯或普京感到愤怒,但最终他们会顺从特朗普的任何决定。” “美国不再可靠”? 万斯的演讲似乎让欧洲看清了“美国不再可靠”的事实,而欧洲尤其是德国也在积极进行政策调整,以适应转折之后的跨大西洋关系。本周日,德国就将举行大选,目前支持率最高的默茨在介绍其跨大西洋政策时表示,他领导下的德国政府将重塑跨大西洋关系,独立承担安全责任。 默茨认为,美国对于欧洲的自由、繁荣和安全仍然有重要意义,但他认为欧洲必须承担自己的安全责任,而非一直生活在美国的保护之下。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上台对于欧盟加快战略自主是个机遇。默茨还致力于重塑跨大西洋关系,未来跨大西洋关系的核心是维护欧盟自身利益,因此欧美双方应拒绝相互说教,而是致力于扩大共同利益。 无独有偶,目前执政的社民党在其竞选纲领中也明确指出,尽管北约仍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对欧洲安全不可或缺,但同时必须预料到,华盛顿将不再承担保护欧洲的主要责任。为此,德国将采取在罗斯托克建立新的波罗的海海军司令部,在海外(立陶宛)首次驻扎德国军队,继续维持至少占GDP2%的可持续国防融资等方式,承担欧盟的更多国防责任。可以预见的是,不管谁能当选,德国新政府都将积极引导欧盟追求防卫自主。 (光明日报柏林2月18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9日 12版)
[
责编:孙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