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一,韩国政府宣布,计划在今年内采购1万颗高性能GPU,以应对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 韩国代总统崔相穆在声明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行业主导权竞争的加剧,竞争格局正从企业之间的较量转向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全面对抗。”他指出,政府计划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采购这批GPU,以推动韩国国家AI计算中心尽早投入运营。 上月,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新规,旨在限制用于最先进人工智能应用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及相关技术的出口。该规定主要针对GPU的出口,这类专用处理器最初是为加速图形渲染而设计的。 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GPU数量取决于GPU的性能、训练模型的数据量、模型本身的规模以及开发者预期的训练时长。美国新规将全球划分为不同层级,韩国被列入约18个基本不受限制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而其他120个国家将面临出口限制,伊朗、俄罗斯等国则被完全禁止。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一位官员透露,政府尚未决定具体采购型号,但预算、GPU规格及合作企业等细节将于今年9月前确定。 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在全球GPU市场中占据约80%的份额,远超竞争对手英特尔和AMD。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加速计算需求的激增,英伟达的芯片需求持续飙升。 与此同时,微软投资的OpenAI正开发其首款自研人工智能芯片,减少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其聊天机器人ChatGPT正是依托数万颗GPU进行训练和改进的。消息人士称,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其首款自研芯片的设计,并计划交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Seek的崛起也为人工智能竞争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该公司开发的AI模型注重优化计算效率而非单纯依赖处理能力,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制造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与性能更强美国芯片之间的差距。(小小) |